停薪留职是指用人单位与特定职工签订的一种合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职工暂停工作且不领取基本工资,但保留职工身份。在这期间,职工不享受升级、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
停职留薪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工伤职工,保留劳动关系但退出工作岗位,每月领取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直到退休后开始领取退休金。如果退休金低于伤残津贴的金额,社保基金将补足差额,并且护理费将一直发放直到工伤职工去世。这种情况下的停职留薪时间较长,相当于后半辈子都处于停职留薪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政府官员在违纪调查期间的待遇。他们停止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接受调查,但仍然领取工资。然而,这种停职留薪期较短,一般为几个月或几年。一旦判决或处罚生效,停职留薪期将结束。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有待遇,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如果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要治疗,他们将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情况下,由所在单位负责提供护理服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因工作事故受伤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其原有工资和福利待遇不会发生变化,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赔偿标准和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福利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只发放最低基本工资是违法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应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可以根据情况延长。工伤职工治疗工伤引发的疾病可以享受工伤医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作合同中无底薪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细则》等规定,合同中可以约定劳动者未能达到企业设定的劳动定额时的薪资降低,但不能低于当地政府设定的最低工资水平。对于基本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并不违法,但需要确保员工的总劳
公务员因公死亡的最新赔偿标准。具体内容包括一次性的抚恤金发放标准与计发办法。抚恤金依照公务员牺牲性质的不同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病故两种,其标准分别是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和2倍来计算,并加上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