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劳动者损失怎么计算

劳动者损失怎么计算

时间:2024-07-3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300

赔偿标准及损失计算方法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劳动者造成的不同损失,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如下:

一、工资收入损失

如果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应按照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劳动保护待遇损失

对于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情况,应按照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工伤、医疗待遇损失

如果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除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

对于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情况,除按照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其他赔偿费用

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还可能涉及其他赔偿费用。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何赔偿

当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于赔偿范围,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个部分。然而,根据现行政策法律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原则上应赔偿直接损失,具体赔偿金额可根据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进行。以下是劳动部在《赔偿办法》中对此做出的具体规定:

一、违反保密事项造成经济损失

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目前主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赔偿的份额原则上同样是用人单位的直接经济损失。具体界定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认定和间接推断。如果用人单位能够确定实际经济损失,劳动者应承担全部赔偿费用。如果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计算,赔偿额可推断为劳动者侵权期间所获取的利润和用人单位因调查该劳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所支付的合理费用。然而,如果劳动者违反约定的保密义务,但用人单位采取有效方法及时制止,尚未对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则劳动者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经济损失

根据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具体赔偿的份额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所支付的费用、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可见,在这四项赔偿份额中,主要根据用人单位实际发生的损失来界定。

然而,对于对生产、经济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部分,在实践中最为重要也是最难确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值、利润和预定计划来计算显然不科学,因为影响计划实现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不应将所有损失归咎于劳动者一个因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对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有哪些

    国家对于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得招录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招录必须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加以保护。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包括立法和监察、管理与宣传、安全技

  • 就业实习协议

    甲方(大学学生处)、乙方(用人单位)和丙方(学生)之间的就业实习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实习工作内容、时间、报酬和福利待遇,以及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劳动保护、风险责任和纠纷调解等方面。三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为了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达成了一系列约定。摘要:本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劳动条件及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长短根据合同期限而定。工作内容部分包括岗位工作、工作数量和质量标准等。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部分包括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在用工前,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合同内容包括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保护等条款。双方需遵守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各自义务。合同解

  • 薪资证明的书写范本及其作用
  • 女职工流产有流产假吗?
  • 工伤赔偿纠纷是否仲裁前置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