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指定管辖有异议要如何处理
时间:2023-10-04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所谓指定管辖,指的就是在下级法院对有关的管辖权有一些异议的时候,由它们的共同的上一级法院直接指定由下一级的某个法院进行管辖的程序。对指定管辖有异议要如何处理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对指定管辖有异议的处理方式
问题的存在
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赋予当事人完全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对于指定管辖的异议权利存在一定的空白。学理上对于指定管辖的异议权利并没有充分考虑,仅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根据法理学观点,一部法律中前后条文的约束关系存在不均等性,即前面条文对后面条文没有约束力,而后面条文对前面条文具有约束力。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管辖权异议的条文是第127条,而指定管辖是在第39条中规定的。根据这一观点,管辖权异议对指定管辖不具有约束力,因此不能对指定管辖提出管辖权异议。
对观点的质疑
然而,笔者认为将指定管辖视为法律赋予上级法院的权利的观点过于狭隘,它仅从维护上级法院权威的角度来考虑,忽视了综合考虑当事人利益的重要性。
保障当事人权益
在构建和运作诉讼程序过程中,确立诉讼当事人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在保障审判权有效运作的同时,更要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裁判过程和结果建立在共识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从而获得更高的权威性。因此,法院权威性的树立应该建立在充分保障当事人正当权益的基础之上。完善当事人的各项诉讼制度,并以此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使其与法院的司法审判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程序机制,可以防止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出现不公正和司法擅断的情况,促使司法实现公正。只有这样,法院的权威才能真正建立和维护。否定当事人对指定管辖提出管辖异议的权利的观点,剥夺了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权利,属于典型的司法擅断。这种观点不仅无法维护法院的权威,还会对人民法院的权威性造成严重损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的规定和程序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的规定和程序,包括异地管辖的定义、规定和程序,以及异地管辖的优势。异地管辖能够增强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和法院裁判的权威性,确保法院及时、公正地审理案件,并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通过指定管辖的方式确定
-
分院直接办理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的范围
分院直接办理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的范围,包括局属单位处级干部案件、从事公务人员案件等。同时,还规定了柳州院和南宁院的管辖范围。对于管辖不明的案件,由分院确定。涉及要案线索需严格保密并按规定报备。未明确事项按《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办理。
-
对于管辖不明确的刑事案件如何解决
解决管辖不明确的刑事案件的方式,包括协商确定管辖、最初受理的人民检察院管辖、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以及与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的协商一致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刑事案件当事人、被害人、公诉人和自诉人等诉讼参与人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权利。
-
几个检察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如何确定管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几个人民检察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检察院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检察院管辖。对前款案件的审查起诉指定管辖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与相应的人民法院协商一致。允许当事人对指定管辖的案件提出管辖权异议,体现了对当
-
原告能否对管辖权移送提出上诉
-
已立案违反专属管辖要怎么办
-
指定管辖权不服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