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辖权异议
1)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当事人认为该法院对本案没有管辖权,而提出将案件移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的请求。
2)管辖权异议的条件:一是必须由被告或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二是必须在法定期间提出,即在收到应诉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期间。三是只能在第一审法院提出,二审、重审、再审程序不能提管辖权异议。四是应以书面形式提,但简易程序可以口头提出。
3)经法院审查,认为管辖权异议成立,法院应将案件移交有关法院;异议不成立的,法院裁定驳回。当事人对法院驳回管辖权异议或认为异议成立的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裁决,但二审裁决后,对裁定的申诉,不影响法院继续审理。
二、支付令异议
1)是指债务人对人民法院支付令所依赖的事实、证据及法律依据所提出的不同意见。
2)支付令异议的条件:一是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口头不具有异议效力。二是异议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即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
3)债务人认为支付令不当,如互有债务、利息过高等只要在法定期间提出了书面异议,支付令就应裁定终结。不论异议所持的理由是否充分,都不影响异议的成立。债务人提出异议时,可以不附任何理由,不必指明支付令有违法不当之处,人民法院也无须审查异议是否有理,异议一经提出就应裁定终结。支付令终结,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另行起诉,法院另行审理。但债务人在法定期限不提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支付令与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债权人可以据此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前,利用支付令解决经济纠纷方便快捷,法院使用较多。
三、执行异议
1)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意见,主张实体权利叫执行异议。
2)执行异议提起的条件:一是必须是案外人提出。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对执行有意见不作为执行异议。二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实体权利。如财物属自己所有,或执行人作为不作为涉及自己权益。三是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前提出。执行完毕的应通过新的诉讼解决。
3)执行异议经审查,认为理由成立的,应报院长批准中止执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作出新的判决。认为无理由的,应当驳回异议。案外人异议被驳回后,不得无理阻碍执行,否则法院有权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如何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提交方式以及防范措施。建议在提交管辖权异议书时,采取一式两份提交、邮寄方式提交或要求法院书面确认等措施,以避免出现举证期到期后法院否认收到异议书的情况。同时,介绍了国家的基本权利如管辖权、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等相关法律知识
《行政处罚法》关于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条件和程序、不服处罚决定的救济途径、罚款收缴制度,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对于边远地区的罚款收缴困难也进行了说明。最后,文章提及法院在判决前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并在查明事实的
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所需满足的条件,包括违法事实确凿、具备明确的法定依据以及处罚较为轻微。同时,也提及了《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被告确定的相关规定,如复议机关的处理方式、委托组织的行为和行政机关撤销等情况下的被告确定。
行政处罚在信用记录中的时效以及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相关内容。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行政处罚在信用记录中的保留时间有所不同。同时,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时间、内容、罚没款的收缴及救济途径等也做了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