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案件的来源可以是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自诉人提起自诉。而二审案件则是由一审案件的当事人提起上诉或一审法院同级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
一审主要审理起诉书或自诉状中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存在。而二审则审理一审尚未生效的判决裁定是否正确。
一审案件可以由任何一级法院审理,根据级别管辖的规定。而二审案件必须由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
一审必须进行开庭审理,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而二审可以采用开庭审理或调查讯问式审理,但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一审可以采用合议庭或独任庭的形式,如果采用合议庭,则可以有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而二审只能采用合议庭的形式,且不能有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
一审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但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而二审可以作出维持原判的裁定、发回重审的裁定或直接改判。除发回重审、以及改判或维持死刑判决外,二审裁判马上生效。
第二审程序适用于对第一审不服而上诉的案件,由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第二审法院和第一审法院是上下级关系,与刑事诉讼中的第三点类似。
一审程序是由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法院对争议案件的审判权发动的,而第二审程序的发动是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和法院行使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权。
一审的目的是解决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而第二审除了一审的目的外,还包括实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目的。
第一审案件法院必须进行开庭审理,而第二审案件可以选择是否开庭审理。一审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而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而第二审的期限是对判决不服的为三个月,对裁定不服的为30天。
第二审程序作出的裁定和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送达即生效。对一审的判决和裁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而不能提出上诉的裁定一经宣告立即生效。
反诉的提起、反诉对象的特定性以及反诉请求的独立性。反诉需向审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反诉对象具有特定性,只能由本诉的被告对本诉的原告提起。反诉请求独立,需按起诉程序和方式提出,具有独立的诉的要素,不会因为本诉的撤回或原告放弃请求而失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的审查方式问题。法院应区分国内和涉外仲裁裁决,采用合适的审查方式。不建议采用书面审理,因为可能损害被申请人的诉讼权利。建议采用公开开庭听证方式,增强司法监督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当事人权益。
刑事诉讼法关于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申诉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向人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判决和裁定的执行。符合一定条件如新证据证明原判决错误、证据不确实等,法院应重新审判。各级法院院长发现错误需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再审的条件,包括再审的主体、客体、决定和期限。再审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客体是确有错误的已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再审决定需由有权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对于民事、行政案件,再审申请期限为6个月;刑事案件则需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