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土地罪是怎么构成的
时间:2024-02-1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定义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行侵犯的客体包括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徇私舞弊行为对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造成严重干扰,损害了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机关的威信,同时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犯罪对象是土地,该罪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并且情节严重。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要点
在认定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徇私目的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徇私的目的。如果行为人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过失致使土地被非法征用、占用,并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符合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的,应当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如果没有徇私目的,而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的,则只有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才可构成犯罪,但不是构成本罪,而是滥用职权罪。
2、可能触犯其他罪行的情况
行为人在实施本罪行为中如果收受贿赂或者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共同贪污有关费用,如土地征用、占用费用,又可能触犯其他罪行,如受贿罪、贪污罪,属于牵连犯。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情况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
以上是对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定义和要点进行的阐述。该罪行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活动。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依法认定该罪行,保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对于涉及其他罪行的情况,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定罪处罚,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司法实施。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占用林地的刑事责任追究
非法占用林地的法律依据、行为形式、刑事责任及法律后果。根据相关规定,未经审核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非法占用土地等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包括未经批准占用、超过批准数量占用及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占用。相关部门将依法调查取证,并依法追究非法占用农
-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法律依据和立案标准。相关规定指出,非法占用农用土地并改变其用途,导致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污染的行为构成犯罪。具体立案追诉标准包括占用基本农田、防护林地或特种用途林地等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此外,文章还阐述了非法占用林地和耕地的具
-
土地被非法占用的投诉渠道
土地被非法占用的问题,指出当土地被非法占用时,受害者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文章详细阐述了《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非法占用的处罚和土地转让的合法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转让土地,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
骗取批准土地建房的处罚措施
骗取批准土地建房的处罚措施和违章建筑的种类。对于骗取土地使用权兴建房屋的行为,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责令退还土地,并拆除房屋。违章建筑则是指未取得规划许可证或违反规定建设的建筑物。根据不同情况,违章建筑将被拆除、没收或罚款。同时,对于非法占用土地的个
-
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
-
如何确定村民“一户一宅”的问题
-
少批多占的违法征地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