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如何让法院自己启动再审

如何让法院自己启动再审

时间:2023-09-18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4713
法院在审理的时候会尽量考虑所有的证据和证词,进行最公平公正的判决,但是如果最后的判决一方不服怎么办呢,是否可以再审,是否可以上诉进入二审,那么再审有几种方式?如何让法院自己启动再审?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的条件和程序

一、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的条件

根据新的民事诉讼法第198条,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的条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并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2.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并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3.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并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需要注意的是,法院依职权再审的标准是存在“确有错误”,而对于如何理解“确有错误”在实践中存在不同的标准。

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和程序

当事人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及调解,认为存在法定再审事由,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请求再次审理的行为。根据新的民事诉讼法,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主要条件和程序如下:1. 符合法定的申请期限,即应当在裁判生效后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2. 存在法定再审的理由,即应当指出生效裁判存在民事诉讼法第200条所列的一种或多种情形;3.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一般向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可以向原审法院提出;4. 提交符合条件的再审申请书及相应的材料,并按对方人数提交相应数量的副本。

三、检察机关抗诉再审的条件和程序

检察机关抗诉再审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认为符合法定抗诉条件,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中,涉及检察机关抗诉的条文共有6条,检查机关提起抗诉再审的主要特点如下:1. 抗诉事由是法定的,即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00条所列的一项或多项事由;2. 抗诉机关是法定的,即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的,最高检察院对包括最高法院在内的各级法院,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的生效裁判提起抗诉;3. 抗诉对象是法定的,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解书;4. 抗诉前置程序是法定的,即民事诉讼法第209条规定的三种情形出现后,检察机关才能抗诉,即遵守“法院纠错现行,检察抗诉断后”的再审顺位启动模式;5. 审查期限是法定的,即应当在3个月内做出抗诉或不予抗诉的决定。通过以上的条件和程序,当事人和检察机关都可以启动再审程序,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审裁判的终审地位

    一审裁判的终审地位及一审终审案件的再审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判被视为终审裁判,其他级别法院在适用法律规定允许的情况下也有权进行一审终审。对于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认为存在错误时,可分别申请再审或申诉,但不会停止原判决、

  • 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 刑事诉讼中止的期限问题

    刑事诉讼中止的期限问题,介绍了中止审理的情形以及恢复审理的相关规定。中止审理可以发生在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阶段,直到判决作出前。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恢复审理,且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此外,还阐述了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的区别,包括适用范围、适用

  •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申请再审的流程、国家赔偿的定义和责任主体、申诉程序至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规定、赔偿委员会重新审查和决定赔偿的流程、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及立案程序和审查立案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在领取国家赔偿款后,如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

  • 公安刑事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
  •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 再审改判无罪后的赔偿请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