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也称为农业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等。农用地在我国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我国有哪些法律与农用地相关呢?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是农业部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而颁布的政府行政法规,具有法律效力。该办法与《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一起构成了我国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的法律体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以通过转让、转包、互换、出租等方式进行。
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的情况下,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
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照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除了承包方将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情况外。
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并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的土地可以由股份公司或合作社等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照出租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
农村宅基地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土地登记办法》、《房屋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物权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换协议有效,且互换土地耕种可视为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未经过村委会备案,但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备案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土地互换纠纷的判定问题,指出发生争议应按照法律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同时,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和合同要求,强调互换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合法方式。文章还讨论了互换土地行为的效力和承包期内的土地要回权。
甲、乙双方基于平等协商原则,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事宜。文章详细列出了互换土地的标的、期限、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交付土地的时间、违约责任、其他约定等内容,并约定了合同生效的条款和相关补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