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当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时,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后的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异议理由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异议理由不成立,法院将裁定驳回。如果案外人或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或裁定存在错误,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如果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提出执行异议复议后,复议通过,则无需开庭审理;如果复议裁定不通过,异议人提起诉讼,则需要进行开庭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或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在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及时将执行结果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如果在三十日内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如果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在收到委托函件后十五日内未执行,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提出执行异议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有权提出执行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案外人,而不能是当事人。在执行中,执行申请人和被申请执行人可能对法院执行有不同意见,但这不属于执行异议。如果执行申请人和被申请执行人认为执行存在错误,可以向执行人员反映,并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解决。
执行异议必须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如果案外人仅仅是对法院的执行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这不属于执行异议。
执行异议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提出。如果执行程序已经结束,案外人再提异议,则属于新的争议,应通过新的诉讼程序解决,而不能作为执行异议处理。
一般情况下,案外人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如果书写困难,也可以口头提出,并由书记员记录在案。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说明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权利的理由,并提供必要的证据。
上诉人:宋XX,男,1XX7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综上事实,原审的庭审的笔录已经清楚的记载了各方的诉辩,被上诉人未实际全额支付讼争房产的事实清楚,亦未实际占有讼争房产的事实明晰,被上诉人是在讼争房产被查封当中而获得的,其并非是实际的真实买卖关系而获得,此种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第二百零四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
所谓“执行听证”,执行听证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执行案件,采用听证会的形式,在负责执行裁决的法官主持下,让原执行法官、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及第三人围绕被执行人有无执行能力及执行异议、执行中止、执行终结等情况举证、质证,查明
申请执行人虽然没有法定的举证义务,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案外人与被执行人就执行标的存在串通行为,当然也可以提交用来证明案外人的权利来源不合法,存在主观恶意以支持自己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