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异议后的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理由不成立,法院将驳回异议。如果案外人或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或裁定有错误,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处理;如果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了规范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了以下规定:
1. 异议人或复议申请人提出执行异议或复议申请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详细说明异议或复议的请求、事实、理由等,并附上异议人或复议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相关证据材料、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
2.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异议后的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对执行标的的执行;如果理由不成立,法院将驳回异议。
3. 如果案外人或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或裁定有错误,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处理。如果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执行异议与执行复议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的情形和不服的救济途径:
1. 适用的情形不同。执行复议适用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人民法院执行行为异议的裁定不服时向上级法院提出;执行异议适用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案外人认为法院不应该执行执行标的时向法院提出。
2. 不服的救济途径不同。执行复议的结果是终局的,而对执行异议的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异议人针对某保全裁定提出的异议申请。异议人请求法院解除对特定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并阐述了相关事实与理由,包括与第一被异议人的约定以及第二被异议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异议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法院提出异议,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徐某某起诉xx公司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一案的二审判决书内容。徐某某认为王某与xx公司购房合同无效,主张撤销原判并许可执行涉案房产。但根据现有证据,王某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并长期居住,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徐某某的诉求被驳回。同时,本文还涉及购房款支付问
执行异议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提出条件等。根据法律规定,执行异议分为针对执行行为违法和对执行标的有不同意见两种。提出异议的人需符合特定身份,且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向执行法院以书面形式提出。提出异议的内容应针对执行标的,若涉及人民法院执行员的工作方
执行异议的实体审查方式、审查期限和救济途径。审查方式包括书面审查和听证审查,分别用于处理程序异议和实体异议。审查期限为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的15天内。对于行为异议和标的异议,如果理由不成立,裁定将会驳回。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文章还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