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异议 > 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

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

时间:2025-01-1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6557
大家都知道,为了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我国制定了复议。对于复议我国也是有相关法律规定的。那么,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这些方面的知识,希望小编整理的知识能够帮助到大家,可以为大家答疑解惑

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

执行异议和复议的重要性

执行异议和复议是执行程序中的重要制度,属于执行救济的范畴。根据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异议和复议制度的定位,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异议复议规定》贯彻了权利保障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效率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共四个原则。

《异议复议规定》的实施

《异议复议规定》的实施对人民法院准确审查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妥善处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执行工作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已经制定了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培训计划,编写了统一培训教材,年内将开展远程视频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切实提升执行队伍的业务素养。

执行异议和复议的申请条件

根据本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以下情形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1.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

2.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证书变更、中止、撤销决定不服

3.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不服

4.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经营自主权受侵犯

5.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农业承包合同变更或废止侵犯合法权益

6. 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

7.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未依法办理

8.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未履行

9.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费未依法发放

10.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

11. 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外人执行异议规定

    案外人执行异议的相关规定。包括案外人执行异议的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对此的解释、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应具备的条件等。当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时,需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如果异议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执行;否则,将裁定驳回异议。

  • 刑事拘留的执行时机

    公安机关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的时机。规定包括发现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以及特定的犯罪情形。拘留需填写报告书并经批准,出示拘留证。不服刑事拘留决定的处理方式包括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和申请国家赔偿。

  • 委托执行程序及相关要求

    委托执行程序及相关要求。受托法院的职责包括按照委托函执行,无权审查法律文书实体内容,遇到变更需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并告知委托法院。案外人对执行标的异议时,受托法院需函告委托法院处理。执行完毕后,受托法院应及时反馈结果。若受托法院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委托法

  • 解除施工合同对方未签字的效力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解除施工合同的效力问题。当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后,即使对方未签字,合同也可解除。同时,对方有异议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确认。若涉及法律规定需办理手续,应按规定执行。当事人互负债务时,可抵销债务,但抵销不得附加条件或期限。

  • 执行管辖异议的提出
  •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
  • 当事人对被列入惩戒名单有异议的申辩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