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是指案外人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以纠正违法的执行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目前尚未明确规定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需要缴纳多少费用。因此,申请执行异议是不需要缴纳费用的。
根据法律规定,与具体执行行为有关的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都有权利提出执行异议。利害关系人是指与具体执行行为具有法律意义上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执行异议作为一种执行救济制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赋予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法定的救济途径,及时纠正违法的执行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提出执行异议的期限在执行过程中,即执行程序开始后、终结之前。
提出执行异议时,需要向法院提交以下文件:
1. 执行异议申请书:申请人应在异议申请书中详细说明认为违法的具体执行行为和该行为违反的具体法律规定,并提出明确的请求事项。执行异议申请书应具备书面申请的要件,口头提出的视为没有提出异议。
2. 载明违法执行行为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
3. 异议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果申请人是当事人,应提交身份证明;如果申请人是法人,应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如果申请人是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和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如果是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还需提交与执行行为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证明材料。
4. 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如果申请人不能亲自到法院提出异议,需要委托代理人代为提出,应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代为出庭、承认、放弃或变更民事权利时,需要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如果申请人是外国当事人,授权委托书需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和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如果申请人是香港当事人,授权委托书需经中国司法部指定的律师公证,并由中国**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转递。如果申请人是澳门当事人,授权委托书需经澳门公证机关公证。如果申请人是台湾当事人,需经台湾公证机关证明。
5. 相关证据:需要提供能够证明提出异议的期限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以及支持其主张的相关证据原件。
6. 其他依法应当提交的文件。
执行异议应当向具体执行行为所在的法院提出。
上诉人:宋XX,男,1XX7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综上事实,原审的庭审的笔录已经清楚的记载了各方的诉辩,被上诉人未实际全额支付讼争房产的事实清楚,亦未实际占有讼争房产的事实明晰,被上诉人是在讼争房产被查封当中而获得的,其并非是实际的真实买卖关系而获得,此种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第二百零四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
所谓“执行听证”,执行听证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执行案件,采用听证会的形式,在负责执行裁决的法官主持下,让原执行法官、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及第三人围绕被执行人有无执行能力及执行异议、执行中止、执行终结等情况举证、质证,查明
申请执行人虽然没有法定的举证义务,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案外人与被执行人就执行标的存在串通行为,当然也可以提交用来证明案外人的权利来源不合法,存在主观恶意以支持自己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