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法人或其他组织送达诉讼文书时,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等负责收件的人签收或盖章。如果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或盖章,那么可以采用留置送达的方式。
如果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向受送达人本人送达,也可以选择向其诉讼代理人送达。如果受送达人指定了诉讼代理人作为代收人,那么法院在向诉讼代理人送达时,将适用留置送达的方式。
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给当事人本人,如果因故当事人本人无法签收,可以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拒绝签收调解书的情况下,不适用留置送达。如果当事人拒绝签收调解书,并说明在调解书送达之前已经反悔,那么该调解书将不具备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关于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法律问题。担保法规定了留置权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等产生的债权,但物权法采纳了扩大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意见,没有明确列举适用范围,只规定了不得留置的两种情形。留置权的成立需满足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且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辩论权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辩论和反驳权利,适用范围为诉讼程序;而处分权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两者在司法程序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其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放弃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法律文件的意义,以及调解书的主要内容如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要求,以及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