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起诉人不签字,只是不签收,这并不影响判决书的生效。法院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送达,例如留置送达,这样同样被视为已经送达给被起诉人。如果在15天内没有上诉,判决照样会生效。
如果被起诉人不认可判决并且不希望判决生效,建议被起诉人签收判决书,并在15天内提起上诉。一旦上诉,一审判决就不再生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受送达人或者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另外,也可以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一般情况下,送达的方式是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也可以邮寄到当事人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上所写的地址或户籍地。如果受送达人或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送达人应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如果无法采取留置送达的方式,可以采取公告送达,即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或在报纸上刊登公告。从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如果送达的是一审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15日为上诉期限。如果经过15日没有任何当事人上诉,判决就生效。如果有任何一方当事人上诉,判决就不生效。如果送达的是二审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即生效。
1、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生效。
2、如果对方在判决生效后7日内未支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3、申请执行需要提供执行申请书、对方可供执行财产线索以及加盖法院生效章的裁决书原件。
4、自动执行一般直接交付给申请人,强制执行一般由法院转交。
如果是一审判决书,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为上诉期限。如果在这15日内没有上诉,判决书就会生效。一旦生效,对方有3日内支付款项的时间。如果超过3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例如,如果在12月9日收到判决书,上诉期限为12月23日。如果在这期间没有上诉,判决书将于12月24日生效。在12月27日之前为履行期限。从12月28日开始的两年内都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超过两年则过期。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中的法律依据和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需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种类和幅度,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行政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避免违法处罚。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离婚判决书的生效日期如何确定的问题,包括通过邮寄或公告方式送达判决书的上诉期间计算方式、双方不同时收到判决书的情况处理、上诉期间为15天的规定以及节假日对上诉期间的影响等。同时,文章还概述了一宗离婚纠纷案件,涉及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
一、判决书代表强制执行的条件:一审判决下发后15天内,如双方均未上诉,则判决书已生效,可申请强制执行;若有上诉,二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判决书生效,可申请强制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担保物权裁定、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权利人可申请人
民事赔偿判决书一般在收到后的15天内生效,可以申请一审法院进行执行。二审判决宣判后即可执行。执行时限为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一般在6个月内可以完成执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民事案件执行中止的具体时间,但可以根据申请执行的时效规定进行中止。申请执行可以中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