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送达是指仲裁员或书记员将应当送达的法律文书直接交给受送达人签收的方式。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日期即为送达日期。直接送达是最基本的送达方式。
以下情况属于直接送达:
留置送达是指当受送达人拒收法律文书时,送达人将法律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处的送达方式。留置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受送达人或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受法律文书时,送达人应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将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适用留置送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邮寄送达是指当仲裁机构无法直接送达时,将法律文书附送达回证交邮局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收件日期不一致,或送达回证没有寄回,则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转交送达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不宜或不便直接送达时,仲裁机构将法律文书通过受送达人所在单位转交的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转交送达适用于受送达人身份特殊的情况,具体包括:
代为转交的机关或单位在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公告送达是指仲裁机构以公告的方式将需要送达的法律文书的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无论受送达人是否知悉公告内容,经过法定的公告期限即视为已经送达。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公告送达具有以下要求:
采用公告送达时,应在案卷中记录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并将情况附卷备查。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中的法律依据和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需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种类和幅度,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行政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避免违法处罚。
第一条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应当作出裁定,并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需要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协助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协助执行通知书,连同裁定书副本一并送达协助执行人。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事诉讼
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递交起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即受理,并办理相关立案手续。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收到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送达不予受理裁定书。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发生法律效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