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根据解除合同的原因、事前沟通和同事反馈等情况,对员工的态度进行基本判断,以确定员工对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态度和是否存在抵触情绪。
如果员工能够理解或接受解除或终止原因,并保持平和心态,可以采取直接送达方式让其签收。如果员工可能拒签通知,可以在书面送达通知时准备录音设备,并在有视频监控和同步录音的办公室进行宣读形式的送达。这样,即使员工拒收,由于已经当场宣读内容,员工已经知晓了解除或终止决定,其拒绝签收不影响送达的效力。经办人员可以在通知书上记录对方拒收,并提供录音录像资料作为证据。
直接送达是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方式,是最基本的送达方式。具体情况下,受送达人是公民的,由该公民直接签收,不在时可交由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的,交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是其他组织的,交由其主要负责人或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交由其签收。受送达人已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
留置送达是在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的方式。送达人应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委托送达是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依法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委托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委托送达应出具委托函,并附相关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邮寄送达是人民法院将所送达的文书通过邮局,并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的方式。邮寄送达通常在受送达人住地离法院较远、直接送达有困难时使用。邮寄送达应附有送达回证。如果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或者送达回证没有寄回,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转交送达是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的方式。转交送达有三种情况:军人通过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被监禁的通过所在监所和劳动改造单位转交;正在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劳动教养单位转交。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并以其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时间为送达日期。
公告送达是法院以张贴公告、登报等办法将诉讼文书公诸于众,经过一定时间,法律上即视为送达的方式。公告送达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前五种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为公告期满,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或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有关报纸上刊登公告。人民法院定期宣判时,当事人拒不签收判决、裁定书的,应视为送达,并将有关情况在笔录中记明。
经济犯罪的立案程序。公安机关在受理报案后,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决定立案,包括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管辖范围等。不予立案的,应制作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人。经济犯罪包括基本罪名和选择罪名两种类型。侦查阶段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最后根据情况决定是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中的法律依据和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需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种类和幅度,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行政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避免违法处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取保候审方面的权限及程序。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相关人可申请取保候审,公检法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在7天内答复。取保候审需经批准并签发相关决定书和通知书,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程序分为公检法机关主动采用和根据申请决定两种情况。
知识产权质押的设定要求和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程序。设定知识产权质押需订立书面合同并进行公示登记。申请专利权质押贷款需提交材料,经过申请审查、推荐意见等步骤。采用反担保方式时,需提交担保合同或协议,并在收到《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通知书》后进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