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进行送达。
当直接送达存在困难时,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选择邮寄方式进行送达。
如果受送达人是军人,送达可以通过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进行转交;如果受送达人被监禁,可以通过其所在监所进行转交;如果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可以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进行转交。
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进行送达。根据法律规定,在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后,即视为送达。
除了上述四种适用于异地送达的方式外,还有两种送达方式:
直接送达是指由公民本人签收,或者由同住的成年家属、诉讼代理人、指定代收人、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代签收。
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送达诉讼文书时应当直接送交给受送达人。具体要求如下:
如果受送达人是公民,当本人不在时,应当交给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
如果受送达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如果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如果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可以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受送达人或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送达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 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2. 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进行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采用远程送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直接送达存在困难,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选择邮寄方式进行送达。如果选择邮寄方式进行送达,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受送达人是军人,送达可以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进行转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如果受送达人被监禁,送达可以通过其所在监所进行转交。如果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送达可以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进行转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签收日期将被视为送达日期,并在送达回证上记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在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后,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时,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辩论权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辩论和反驳权利,适用范围为诉讼程序;而处分权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两者在司法程序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其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放弃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法律文件的意义,以及调解书的主要内容如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要求,以及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收费标准。
法院传票送达之前能否撤诉的问题。在宣判之前,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是否准许需要由法院裁定。撤诉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两种情况,其中申请撤诉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等。而按撤诉处理则是因原告在诉讼中的某些行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