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送达 > 民事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民事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5-01-2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921
尽管现在社会中,快递四通八达,经常今天寄明天就能送达。但是民事诉讼送达中也存在着问题,不仅妨碍了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影响了案件的公正性,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民事诉讼中送达存在着哪些问题吧。

一、民事诉讼中送达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直接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给受送达人或者由其同住成年家属、诉讼代理人、单位负责人、代收人签收的送达方式,这是民事诉讼中最常用的一种送达方式。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直接送达往往面临种种困难。有些情况下,受送达人故意躲避,法官多次前往受送达人住处均未能见到其本人;有些受送达人常年外出打工,根本无法与其见面,即使知道法院向其送达法律文书,也不予理睬;还有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未经领导授权拒绝签收送达文件。在那些能够找到受送达人的情况下,超过90%的人都拒绝签字。

(二)留置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然而,在实践中,留置送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基层组织人员不愿到场,难以邀请;有时送达时间在工作时间之外,更加难以邀请;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很容易引起受送达人的对立情绪,甚至需要偷拍。如果受送达人发现在拍照,强烈要求删除,否则送达人不能离开。有些受送达人会拒绝接收留置的法律文书,甚至将其扔到门外。

(三)邮寄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在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邮政局将诉讼文书邮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由于一些邮寄人员不负责任,无法将文件投递到受送达人手中;有时因找不到受送达人而退回,导致邮寄送达无效。在一些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由于邮寄送达无效,案件的审限到期后无法送达裁判文书,不得不将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四)公告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公告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通过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这五种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的相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的送达方式。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公告送达方式时,常常需要基层组织出具受送达人的信息情况。公告时间过长,且公告多刊登在报纸上,而大多数受送达人不看报纸,根本不知道已经被起诉。法院作出判决后,很多当事人会申请再审,增加了诉讼负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中的法律依据和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需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种类和幅度,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行政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避免违法处罚。

  • 送达二审有无时限要求

    人民法院送达的方式有以下六种。委托送达,是指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依法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用公告送达必须是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前五种方式无法送达时,才能适用的送达方式。公告送达,自

  • 诉讼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 》及浙江省高 级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诉讼文书送达问题的若干规定(试行)》的相关规定:

  • 法院传票委托送达的规定

    委托送达,是指受诉法院直接送达确有困难,而委托其他法院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接受委托的法院将有关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视为委托法院进行了送达,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按照民事诉讼法第84条的

  • 民事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 民事诉讼法送达的规定
  • 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怎么填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