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送达 > 民事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民事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5-01-28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921
尽管现在社会中,快递四通八达,经常今天寄明天就能送达。但是民事诉讼送达中也存在着问题,不仅妨碍了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影响了案件的公正性,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民事诉讼中送达存在着哪些问题吧。

一、民事诉讼中送达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直接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给受送达人或者由其同住成年家属、诉讼代理人、单位负责人、代收人签收的送达方式,这是民事诉讼中最常用的一种送达方式。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直接送达往往面临种种困难。有些情况下,受送达人故意躲避,法官多次前往受送达人住处均未能见到其本人;有些受送达人常年外出打工,根本无法与其见面,即使知道法院向其送达法律文书,也不予理睬;还有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未经领导授权拒绝签收送达文件。在那些能够找到受送达人的情况下,超过90%的人都拒绝签字。

(二)留置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然而,在实践中,留置送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基层组织人员不愿到场,难以邀请;有时送达时间在工作时间之外,更加难以邀请;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很容易引起受送达人的对立情绪,甚至需要偷拍。如果受送达人发现在拍照,强烈要求删除,否则送达人不能离开。有些受送达人会拒绝接收留置的法律文书,甚至将其扔到门外。

(三)邮寄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在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邮政局将诉讼文书邮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由于一些邮寄人员不负责任,无法将文件投递到受送达人手中;有时因找不到受送达人而退回,导致邮寄送达无效。在一些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由于邮寄送达无效,案件的审限到期后无法送达裁判文书,不得不将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四)公告送达中存在的问题

公告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通过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这五种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的相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的送达方式。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公告送达方式时,常常需要基层组织出具受送达人的信息情况。公告时间过长,且公告多刊登在报纸上,而大多数受送达人不看报纸,根本不知道已经被起诉。法院作出判决后,很多当事人会申请再审,增加了诉讼负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送达回证的必要性和方式

    送达回证的必要性和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送达诉讼文书时必须附带送达回证并直接交给受送达人。当受送达人无法直接接收时,可以交给同住成年家属、法人负责人等签收。如果受送达人拒收,可以采用留置送达等方式处理。此外,还可以采用传真

  • 如何查询法院传票

    法院传票的查询方式以及送达方式的相关内容。法院传票是法院特定程序及诉讼开始时发出的书面通知,可以通过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传票应载明受传唤人的基本信息及传唤的事由等,受传唤人须依法签收。如有拒收情况,送

  • 合议庭宣判的时间

    合议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中宣判的时间规定。合议庭审理案件一般期限为六个月,可因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宣判时,法院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期限及法院。对于离婚判决,需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前不得另行结婚。当庭宣判的,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

  •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在法庭调查中,被告人和被害人享有陈述权利,被害人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享有问询权利,当事人对证人和鉴定人也有问询权利,并有权对物证进行辨认。此外,当事人还有申请权利,如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等。只有经过当事人辨认和证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 民事诉讼中证人的到庭要求
  • 财产保全程序及要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