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议制度

时间:2023-11-14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8236

合议制度的定义和作用

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的法官或法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法律制度。该制度是一种集体审判制度,旨在避免由单一法官审判可能产生的不足,从而提高审判质量,确保案件得到正确处理。

合议制度在民事案件中的适用范围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议制度是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审理各种民事案件,包括一般、重大、复杂和疑难的案件,但不适用于简单的诉讼案件。

合议制度在不同级别法院中的适用

我国的四级法院都可以采用合议制。然而,中级以上法院在审判民事案件时,只能采用合议制。

合议制度在不同程序中的适用

合议制度适用于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以及重审和再审程序。具体而言,一审普通程序、二审程序以及重审和再审程序都应当采用合议制。此外,选民资格案件、重大疑难的非讼案件以及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也应当采用合议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审终审与两审终审的差异

    一审终审和二审终审之间的差异。一审终审的判决结果不可上诉但可申请再审,而二审终审则允许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结果提起上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一审终审和二审终审的规定,包括适用的案件类型、审理程序和证据审查等。

  • 二审期间的诉讼中止程序

    民事诉讼中二审期间的诉讼中止程序。诉讼中止是指在某些法定原因下,诉讼无法或不宜进行时,法院暂停诉讼的制度。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出现特定情形时应当中止诉讼,如一方当事人死亡、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法人终止等。诉讼中止的程序包括法院作出裁定,

  • 二审没去能申诉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抗诉。

  • 审判制度改革是怎样的

    审判制度是我国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也是诉讼活动的重要法定原则。审判活动依法公开进行,是我国现行法律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基本要求。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法律另有规定,一律公开进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如果

  • 刑事证据开示法律制度具有哪些价值功能
  •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是按照什么制度的
  • 案件公开审理会公平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