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如需变更登记事项,应及时向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经审核符合规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变更后的登记事项应在《司法鉴定许可证》副本上注明。对于在《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内获准变更的事项,使用期限应与《司法鉴定许可证》的使用期限相一致。
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在《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届满后,如需延续,应在使用期限届满前三十日向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将按照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依法审核办理延续手续,并要求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对于不申请延续的司法鉴定机构,在《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届满后,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将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应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具体情形包括:
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必须统一编入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并进行公告。
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省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并报司法部备案。在本行政区域内,每年公告一次。司法部负责汇总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编制的名册,在全国范围内每五年公告一次。
其他部门和组织未经司法部批准,不得以任何名义编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或类似名册。
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分为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版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公告,纸质版由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司法鉴定机构在相关媒体上公告并正式出版。
根据《司法鉴定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司法机关、公民和组织可以委托列入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在诉讼活动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二条规定的鉴定事项发生争议,需要鉴定的,司法机关、公民和组织应委托列入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具体的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的编制、公告程序、内容和格式由司法部另行制定。
鉴定机构的分类及其选择问题。鉴定分为自行鉴定、行政鉴定和司法鉴定,而医疗技术鉴定机构包括民间鉴定机构、行政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机构。各类鉴定机构各有利弊,如民间鉴定机构服务意识强但结论可能片面,医学会鉴定医疗技术力量雄厚但可能存在同行情结和法律知识不足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的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前者由医学会组织,后者由中介机构组织;范围不同,前者更侧重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后者涉及医疗行为、因果关系、责任程度等更广泛的内容;鉴定人员组成也不同。此外,两者在委托方、鉴定程序和法律依据方面也存在差异。
对医疗事故进行司法鉴定时,首先要向具有资格的鉴定机构提出申请,由鉴定机构组织卖家进行技术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按照司法鉴定规则的要求,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