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4-09-25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相信大家对于仲裁都不是非常的陌生,一个经常在法院出现的词,其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争议,除需遵守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则的,那么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是什么?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1、调解原则根据劳动争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裁决前可以先行进行调解。调解的目的是通过宣传法制、说服教育,疏导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不一致,以及争议事实存在分歧和误解等问题。调解具有简便、灵活、易行、迅速的特点,可以缓和、改善双方矛盾。在贯彻调解原则时,应注意避免强行调解和久调不决的做法。强行调解违背了自愿原则,久调不决则违背了及时、迅速的原则。
2、及时、迅速原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结案,尽快解决争议。这一原则的制定是基于劳动争议与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情况。如果争议案件拖延时间过长,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以及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因此,劳动法明确规定了“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的要求。
3、回避原则在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如果仲裁委员会成员或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回避情况,不适宜参与本案审理,或者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回避情节可能导致裁决不公正,都可以申请更换他人,以保证仲裁的公正和顺利进行。是否采取回避措施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4、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代表单数组成,仲裁庭则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由于成员众多,意见难免会有分歧。为了确保裁决不会因为少数成员意见的不一致而难以作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被采用。仲裁委员会成员和仲裁员拥有平等的表决权,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做出裁决。《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仲裁决定。
5、一次裁决原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行一次裁决即行终结的法律制度。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过去实行两次裁决所存在的问题而确立的。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不满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时,不得再向上一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第二次仲裁,只能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原则的制定旨在加快争议的解决,提高仲裁效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解聘备案手续的受理范围
失业保险关系属地原则下,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办理解聘备案手续的规定和流程。包括青岛市、五市三区就业服务中心以及省就业办的受理范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诉讼处理方式以及集体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
-
合并审理案件庭审笔录制作方法
合并审理案件庭审笔录的制作方法。主张一并制作法庭审理记录的理由是根据普通共同诉讼的独立原则,合并审理能提高记录准确性并降低记录难度。同时提供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庭审笔录范文,详细说明了庭审笔录制作中的各项要求和注意事项。
-
公司未缴纳社保的强制执行程序
公司未缴纳社保的强制执行程序。当取得仲裁裁决后,如果公司拒不执行,可按照相关步骤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包括仲裁裁决书等。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限根据当事人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最后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依法申请强
-
皮肤伤害的司法鉴定程序和赔偿范围
皮肤伤害的司法鉴定程序及相关赔偿规定。申请工伤鉴定是确认赔偿的基础,赔偿范围包括工伤医疗待遇、伤残补助金、伙食补助等。解决争议可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文中还介绍了相关术语定义,如重伤、轻伤、轻微伤,以及鉴定原则、时机和处理伤病关系的原则。
-
长时间拖欠工资是否可追偿利息
-
审理劳动仲裁案件所需时间
-
劳动争议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