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仲裁法第16条的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根据仲裁立法和仲裁实践,仲裁协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签订的合同中订立的,将今后可能因该合同所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条款。仲裁条款是仲裁实践中适用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仲裁协议的形式之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可以预先设定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即一旦将来发生了因该合同或与该合同有关的争议,只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除了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双方当事人在补充合同、协议或备忘录等文件中对仲裁意思表示的修改或补充,也构成合同中仲裁条款的一部分。
仲裁协议书是指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争议发生之后,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订立的,同意将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一种独立的协议。仲裁协议书是独立于合同而存在的契约,是将订立于该仲裁协议书中的特定争议事项提交仲裁的意思表示。由于仲裁协议书并非属于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所订立的合同的一部分,因此其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不论当事人所发生的是合同纠纷,还是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双方当事人均可以通过签订仲裁协议书,将所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
其他书面形式的仲裁协议,包括以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形式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这种形式的仲裁协议通过要约和承诺达成,即一方当事人提出仲裁解决纠纷的意愿,另一方当事人通过一定的通信手段表示接受,从而达成仲裁协议。
当事人通过援引达成的仲裁协议是在仲裁实践中出现,并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一种仲裁协议的类型。当事人通过援引达成的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并没有直接订立仲裁协议,而是通过引用另一个合同、文件中所订立的仲裁条款作为他们之间将纠纷提交仲裁的依据,即作为他们之间书面同意仲裁的一份协议;或者当事人只在合同或者仲裁协议中明确表明仲裁的意愿,仲裁协议所应包括的其他具体内容,则按照某个现有的文件中的仲裁条款来认定。
根据《仲裁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该仲裁条款提请仲裁。
xx市XX有限公司与XX之间的劳动仲裁案件被告上诉法院的情况。原告公司认为仲裁委员会关于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裁决错误,被告的工作年限不满半年,申诉部分已丧失请求权,并且被告放弃了领取工资的权利。因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不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民事诉讼中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申请流程。文章介绍了申请人基本情况和被申请人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申请事项为追加被申请人为本案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同时,文章详细说明了事实和理由部分应详细阐述与本案相关的利害关系,并提供了证据及其来源的说明。最后,文章以一个具体
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原则及仲裁机构的分类。在解决体育争议时,国际体育仲裁院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选择适用的规范和法规;若未选择,则适用瑞士法或公平及善良原则,并适用有关体育组织所在地的国内法。同时,介绍了临时仲裁庭和常设仲裁机构的特点和区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要件。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对当事人和相关主体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依法成立,当事人须遵守。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或机构受理案件的基础,涉及对当事人重大权利的处分。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具备条件:当事人具有缔约资格和能力,协议内容明确并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