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基本制度 > 对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处理方法

对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处理方法

时间:2025-07-27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4705
当事人订立内容不完整或不明确的仲裁协议,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后果。仲裁机构可能会因此而拒绝受理案件,导致当事人的仲裁愿望无法实现;即使仲裁机构受理了案件,法院也可能以仲裁协议内容不明确为由而拒绝执行。

一、当事人自行补充完善仲裁协议

当事人在面对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时,最佳方式是双方对该协议进行补充完善,以确保其明确、完整,并使选定的仲裁机构能够顺利受案。然而,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仲裁协议需要双方自愿一致,但在合同争议发生后,双方的情绪对抗较大,有过错的违约方可能会试图逃避法律责任,因此达成一致是相对困难的。因此,当事人应尽量在合同争议发生之前自行协商补充完善该仲裁协议。

二、仲裁机构补充完善仲裁协议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书和递交的仲裁协议后,如果发现仲裁协议缺少必要的要素,需要补充和完善,可以要求双方当事人本着以仲裁方式解决合同争议的诚意,自行补充该协议中不明确、不完整的部分。由于仲裁机构是处理仲裁案件的常设机构,因此可以很好地协助当事人补充完善仲裁协议。

三、人民法院补充完善仲裁协议

对于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法院可能采取三种做法:一是受理该案;二是拒绝受理该案;三是要求或协助当事人完善仲裁协议。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法院可以通过特定方式(如要求当事人完善仲裁协议或指定特定仲裁机构等)来帮助当事人实现仲裁的意愿,但这样做与法律的基本精神并不矛盾。人民法院在审查确定仲裁协议效力时,如果无法确定该协议的有效性或无效性,只要当事人有仲裁的意愿表示,就应尽量帮助当事人补充完善仲裁协议。这需要人民法院正确理解仲裁:仲裁与法院裁判是两种供当事人自由选择的不同途径,并列关系,而不是谁先谁后、谁服从谁的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对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处理方法

    处理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三种方法。首先,鼓励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完善仲裁协议;其次,在仲裁机构发现协议缺失必要要素时,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完善;最后,人民法院在审查仲裁协议时,应理解仲裁与法院裁判是两种并列的解决争议的途径,只要当事人有仲裁意愿,就应尽

  • 第一章 总则

    苏州仲裁委员会为了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争议修订的新规则,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仲裁目的、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仲裁协议、仲裁协议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当事人申请仲裁需符合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

  • 明确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的含义

    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分析了举证责任的两方面含义,并指出劳动争议仲裁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对于劳动关系特殊性导致的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应适用不同的举证责任原则。对于平等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对于隶属关系和人

  • 和解书的生效问题

    和解书的生效问题,包括双方签订与否对和解书生效的影响。同时,定义了调解书和裁决书,二者都是根据双方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但制作主体和用途不同。调解书由人民法院制作,确认协议内容;裁决书由仲裁庭或仲裁员制作,记录调解结果并具有约束力。

  • 劳动仲裁办理步骤详解
  • 专属管辖异议规定
  • 工伤赔偿申请时效是多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