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自愿书面提交争议解决的文件,也是仲裁机构受理申请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申请仲裁的一方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并且不能作出裁决。如果仲裁机构对没有仲裁协议的案件受理并作出裁决,则违反了当事人自愿原则,该裁决将被视为违法裁决,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
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必须在仲裁协议范围内,仲裁机构也只能就仲裁协议范围内的争议作出裁决。如果申请仲裁的事项超出了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而仲裁机构仍受理并作出裁决;或者虽然当事人确定了申请仲裁的范围,但仲裁机构所作出的裁决超出了当事人的请求范围,该裁决也应予以撤销。
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进行仲裁。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事项违反了此规定,并且当事人根据该仲裁协议将本不应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提交仲裁,那么仲裁机构以此为基础作出的裁决应予以撤销。
根据仲裁法规定,仲裁庭由3名或1名仲裁员组成,由双方当事人约定或仲裁委员会指定。只有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组成方式或选定仲裁员时,才由仲裁委员会指定。如果仲裁庭的组成违反了仲裁法规定,则由该仲裁庭作出的裁决应予以撤销。
仲裁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如果仲裁机构未按照程序规定的期限将文件送达双方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未能在仲裁程序中获得充分的陈述或辩论机会,或者仲裁员有法定回避情形而未回避等,均属于违反仲裁程序的行为。在违反法定仲裁程序的基础上作出的裁决,应予以撤销。
证据是仲裁庭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确定双方责任并作出裁决的依据。当事人必须提供真实的证据。如果当事人提供了伪造的证据,将影响仲裁庭对案件事实的正确判断,进而影响裁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基于伪造证据作出的裁决应予以撤销。
一方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如果隐瞒了可能对自己不利且不为他人所掌握的证据,将导致仲裁庭对事实的判断、是非的认定以及责任的划分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导致裁决结果不公正。所谓的“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指直接关系到裁决最终结论的证据,通常与仲裁案件所涉及的纠纷焦点或重要情节直接相关,并直接影响仲裁庭对事实的正确判断。因此,在对方当事人隐瞒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情况下作出的裁决应予以撤销。
仲裁员在仲裁案件过程中非法索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等行为都属于严重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必然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和裁决,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基于这些行为作出的裁决应予以撤销。
除上述几项外,如果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也应裁定撤销该裁决。保护公共利益是现代各国通行的原则,也是我国仲裁准则之一。
不服仲裁一方起诉另一方时能否进行反诉的问题。民事诉讼中,原告有权变更诉讼请求并提起反诉。对于劳动仲裁结果,劳动者如不满意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分为劳动争议案件和其他劳动争议案件,后者在规定时间内未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包括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期间、管辖法院以及人民法院对申请的处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需满足主体为仲裁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应予撤销等条件。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撤销裁决或驳回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7条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书不服应该怎么办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仲裁庭拒
第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第三条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终局裁决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中级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