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如何认定
时间:2024-08-0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民事行为能力其实也相当于一个界限,如果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还触犯了法律,则比没有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更加的严重。一般来说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由父母进行管理。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主要根据年龄和经济能力两个方面。根据该法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被视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如果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就可以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1条第1款规定,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但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具备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如果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则应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依法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
民事行为能力的定义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个体作为民事主体,具备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言之,民事行为能力为个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提供了现实性。
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成年人(即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而对于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也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里的"视为"是指法律上的设定,即使未达到一般条件,但法律赋予了与达到一般条件相同的法律效果。并且,这种认定不会因收入的变化而改变,一旦达到条件,就会持续生效,除非出现一般条件下改变行为能力的情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
拆迁协议可以被确认为无效的情形。这些情况包括:拆迁人未办理相关手续、拆迁人与非被拆迁人签订协议、被拆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代理人超越权限或无代理权签订协议、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协议、以及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签订的协议。此外,如果拆
-
合伙人的继承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合伙人的继承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根据年龄和精神状态,民事行为能力人被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有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同时精神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
诉讼程序
-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