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查和处理,需要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处理。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由争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对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镇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下列案件不作为争议案件受理:
申请当事人直接向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局或镇国土所提出书面申请,提交下列材料:
国土局、国土所进行审查,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应在7日内拟定不予受理建议书,报县国土局,县、镇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或政府授权,由县国土局作出)。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受理决定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在接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30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逾期不提交的,不影响案件的处理。
当事人认为承办人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是否回避,由国土局局长决定。
双方当事人对各自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负有举证责任。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应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由承办人署名并加盖县国土局印章后生效。县国土局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
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镇国土所或县国土局提出处理意见,起草处理决定书,将案卷上报镇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由镇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土地权属纠纷的定义、涉及方面及其产生的原因。土地权属纠纷是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引起的纠纷,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产生原因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土地征用、承包、乡镇集体企业建设用地核定、乡村公共事业占地补偿等多个方面。
房地产买卖纠纷律师的收费标准和安置房的买卖问题。律师收费根据案情和涉案金额大小分段累计计费,涉及财产权益纷争的收费更高。而安置房的买卖需考虑土地性质、房产证、法律限制和权属关系等因素,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安置房可以直接买卖。但在实际操作中,买卖双方需确
目前仍应适用诉讼时效。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的这种债权属性,是理论上其适用诉讼时效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司法实践当中土地承包经营权适用诉讼时效的依据。但是这有待于法律对此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目前对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仍以适用诉讼时效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