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口头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劳动仲裁,并需要提交申请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申诉书,并根据被诉人数量提交副本。申诉书应明确以下事项:
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诉书后的7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在决定作出后的7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说明理由。
被诉人在收到申诉书副本后的15日内需要提交答辩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
仲裁庭在开庭前的4日内,将开庭时间、地点和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收到副书面通知后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诉人视为撤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以缺席工资裁决。
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进行调解,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将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
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将制作裁决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如对仲裁决服从,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产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对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同时,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超过一年未主张双倍工资请求的,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在
员工被辞退后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劳动者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包括个人和用人单位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证据和证人信息等。同时,还需提供劳动关系证明和当事人身份证明。企业经济性裁员时,需提前与员工沟通并听取意见,提出裁减人员方案,遵守法律规定,不得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和仲裁时效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部分劳动争议裁决被视为终局裁决,包括金额低于地方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案件和在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家劳动标准有关的争议。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劳动争议发生后,职工在未能达成协议时应遵守上班要求,除非存在正当理由。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进行公正裁决。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报酬争议有例外。仲裁时效可因特定情况中断或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