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仲裁赔偿公司账户没有足够资金时,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有足够资金并不清楚,只有通过法院查询才能确定是否真的没有资金。
即使用人单位账户没有资金,但如果拥有厂房、车辆、货物、原材料等物资,这些资产也可以通过变现执行来弥补赔偿款。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并将这些资产纳入执行范围。
只有法院执行庭拥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一旦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规定,执行费用由对方承担。在个别地区,可能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用,执行后再返还给申请人。
在申请强制执行时,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因此,劳动者在申请强制执行时,应尽可能提供对方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便法院执行人员能够尽快执行。
劳动者需要准备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提供样本,可抄写一份)、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以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同时,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超过一年未主张双倍工资请求的,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在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和仲裁时效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部分劳动争议裁决被视为终局裁决,包括金额低于地方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案件和在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家劳动标准有关的争议。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劳动争议发生后,职工在未能达成协议时应遵守上班要求,除非存在正当理由。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进行公正裁决。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报酬争议有例外。仲裁时效可因特定情况中断或暂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多种情况中断或中止,包括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后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可以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不受仲裁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