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仲裁赔偿公司账户没有足够资金时,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有足够资金并不清楚,只有通过法院查询才能确定是否真的没有资金。
即使用人单位账户没有资金,但如果拥有厂房、车辆、货物、原材料等物资,这些资产也可以通过变现执行来弥补赔偿款。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并将这些资产纳入执行范围。
只有法院执行庭拥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一旦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规定,执行费用由对方承担。在个别地区,可能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用,执行后再返还给申请人。
在申请强制执行时,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因此,劳动者在申请强制执行时,应尽可能提供对方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便法院执行人员能够尽快执行。
劳动者需要准备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提供样本,可抄写一份)、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以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为一年,期间会因为不同情况有所中断或中止。申请劳动仲裁时,需递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经过仲裁委员会受理决定后组成仲裁庭。仲裁程序包括答辩、公开进行、当事人到庭义务等。仲裁庭会在查明事实基础上先行调解,若调解不成会及时作出裁决,裁决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不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法作为劳动法的特别规定,其规定的仲裁时效一年与劳动法的仲裁时效六十日不一致,应当适用劳动仲裁法的新规定。但新规定只能适用于5月1日起发生的情况,不能溯及之前。因此,当事人
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之间的关系和程序优先顺序。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背景下,仲裁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仲裁并不是前置程序。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并进行事实认定。在涉及劳动仲裁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工伤认定程序,并在
劳动仲裁庭人员缺席的处理方式。对于申请人缺席,若收到书面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视为撤回仲裁申请;对于被申请人缺席,可以进行缺席裁决。申请劳动仲裁不需提供证据,但提交材料要求严格,包括登记申诉表、申诉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