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选举法修改“一步到位”将书写中国纵向民主新起点
选举法修正案在全国“两会”引发热议,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大代表选举“同票同权”有望迎来中央立法层面的首次破冰。选举法研究专家指出,选举法修改“一步到位”将书写中国纵向民主的新起点。
选举从四方面推进民主政治
1953年,中国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规定: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和城市每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量比例为8:1;1979年修改选举法,该比例未做修改;1995年的《选举法》将其改为4:1,并沿用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表示,从1953年至2010年,中国一直在酝酿“同票同权”选举的主客观条件,经过多年努力,俗称“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市民”的“四分之一比例条款”有望被废除。在代议制民主体制中,人民代表的选举是纵向民主的起点,选举法的修改将在中国民主政治领域发挥四方面作用:
——基础作用。选举法的修改将使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更加牢靠,更加扎实,更加深厚,有利于更充分地实现农民当家作主。
——教育作用。选举法的修改将使农民通过更加平等的参与选举来学习和实践民主,在民主选举投票中学会更充分、更主动地行使民主权利,有利于推动中国最广泛的公民参与和民主互动。
——监督作用。农村选民平等参与到中国民主政治生活当中,依法行使对人大代表和人大任免的其他官员的监督罢免权,监督政府官员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有利于加大对公权力的监督。
——保障作用。选举的同票同权不仅完善了民主起点上的各个环节,也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各个层次。农民人大代表数量的增加将更好地体现和反映当代中国人口比例结构,有利于在纵向民主的起点上夯实中国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农民群体将各层面迎来改变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表示,选举法修改后,农民群体将在各个层面迎来改变:
——在人大立法、政府政策制定层面,农民将掌握更多话语权。包括农民医疗、教育、住房改革、新农村建设等在内的民生问题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选举权、话语权的提高将带动农民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教育权利、社会文化权利的提高,全面体现社会进步,并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山西省曲沃县法院对吉县原副县长姜*仲破坏选举一案的审理结果。姜*仲为了当选吉县人民政府县长,指使他人贿赂部分吉县人大代表。法院认定姜*仲及同谋犯破坏选举罪,分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缓刑执行。此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新规定下村干部选举的要求。包括任职时间、荣誉、思想政治素质、政策规章执行、工作表现、带领致富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等方面。同时,还明确了不得参与选举的11类人员,包括参与不被认可组织、有处分记录、服刑记录、能力平庸低下、依靠不正常手段上位等人员。摘要的结尾
差额选举的法律含义和实际操作。差额选举允许更多候选人参与竞选,提高了选举的民主化程度,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并增强当选代表的公仆意识和责任心。差额选举有两种方式:直接差额选举和预选后正式差额选举。在我国,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
中国人大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修改“选举法”。在提交大会审议后,代表讨论修正案草案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讨论中还是提出不少意见,因为这选举法规范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实施细则算地方法规,只要地方人大常委展开立项论证、然后加以修改,就可通过实施。当然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