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修改选举法。经过提交大会审议后,代表们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内讨论了修正案草案。讨论中涌现出了许多意见,因为选举法规范了人大代表的选举。
在本次选举法修订中,代表们不仅一致赞同和拥护,还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例如,草案中关于外出选民可委托投票的规定引发了代表们的担忧,他们担心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买票”现象。此外,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干部官员的比例过高,有人认为这会影响选举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因此选举法应该规定一个比例。
这份修正案草案历时两年才完成,在上层已经经过了多次审议,现在正吸收代表们的意见。关键是修正案通过后,地方需要制定实施细则。
中国的法制体系中,大多数法律都是“原则性”的,也就是说法律框架比较宽泛,条文内容比较简单。这些法律要想得到有效实施,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通常由主管部门起草,或者由地方人大制定。对于修订后的选举法而言,省级地方人大将制定现有的“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可以视为地方法规,只要地方人大常委会进行立项论证并进行修改,就可以通过实施。当然,修改的内容只是对选举法修正内容的相应调整和细化配套。例如,如果选举法规定城乡应享有同等权利,地方实施细则就需要取消原有的选举比例。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实现民主治理的具体体现。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公民还有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并需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它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
选举法修正案的相关内容。该修正案旨在调整各级官员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减少官员代表数量,增加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和农民的代表性。同时,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上限也有所增加,以适应人口增长和民主进步的需求。
中国人大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修改“选举法”。在提交大会审议后,代表讨论修正案草案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讨论中还是提出不少意见,因为这选举法规范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实施细则算地方法规,只要地方人大常委展开立项论证、然后加以修改,就可通过实施。当然修改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广西新闻网设在北京的2010年全国两会的访谈现场,我是主持人虹宁。现在来到我们访谈现场的是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他们分别是蒋向明代表、韦柳春代表、刘庆宁代表,欢迎三位做客我们的访谈现场,首先还是请各位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