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对选举法进行修改的建议,以符合时代要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这一修改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扩大民主范围,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因此,此次选举法的修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选举法是一部较为古老的法律,早在1953年全国人大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经过四次修改和修订,此次提出的选举法修正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个人认为,这也是我们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进步的体现。
此次选举法修正案主要修改了第14条和第16条。根据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当时农村人口占比较大的比例,城市人口比例较少,约为百分之十三点几。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1979年、1982年和2004年,城市和农村人口之间出现了差异,人口比例不断缩小。因此,原来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实现民主治理的具体体现。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公民还有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并需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它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
选举法修正案的相关内容。该修正案旨在调整各级官员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减少官员代表数量,增加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和农民的代表性。同时,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上限也有所增加,以适应人口增长和民主进步的需求。
中国人大会议一项重要议程是修改“选举法”。在提交大会审议后,代表讨论修正案草案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讨论中还是提出不少意见,因为这选举法规范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实施细则算地方法规,只要地方人大常委展开立项论证、然后加以修改,就可通过实施。当然修改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广西新闻网设在北京的2010年全国两会的访谈现场,我是主持人虹宁。现在来到我们访谈现场的是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他们分别是蒋向明代表、韦柳春代表、刘庆宁代表,欢迎三位做客我们的访谈现场,首先还是请各位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