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支票可以挂失
时间:2024-02-25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支票作为一种同城结算工具,其主要功能是用来代替现金流通的。遗失了支票,就等于遗失了货币资金,可能给单位或集体带来经济损失。但支票毕竟不是现金,只要正确、及时采取有交措施,是可以避免经济损失的。这里所说的有效措施有二:
支票挂失的法律规定
根据现行《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已签发的现金支票遗失后可以向银行申请挂失,但必须在支付之前进行。对于已签发的转账支票遗失,银行不受理挂失,但可以请求收款人协助防范。因此,并非所有支票遗失后都可以挂失,只有现金支票才能在支付之前进行挂失。银行在见到支票后即付款项,因此如果在挂失前款项已支付,银行不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对于印章齐全、填写规范的转账支票遗失,可以迅速通知收款人协助防范,以防止使用遗失的支票进行非法购买。如果非法购买已经发生,可以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争取尽快追回全部或部分资金。空白现金支票和空白转账支票的遗失,银行不受理挂失。
为什么空白支票遗失后不能登作废声明?
空白支票遗失声明不具有法律效力,原因如下:
- 根据民法和经济法的规定,“遗失声明”是一种单方民事行为,没有法律意义。根据法律规定,为他人设定义务的单方民事行为必须由原法定机关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进行。遗失支票的作废声明行为明显不符合成立单方民事行为的条件。而且,遗失人声明空白支票作废,还会对不特定的人造成损失,因为发布遗失声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法手段转嫁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拒绝履行票据合同义务。因此,这种民事行为一开始就缺乏法律效力。
-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遗失人不能通过申请催告程序宣布空白支票无效。民法规定,公示催告程序的申请人仅限于因被盗、遗失或丧失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的持有人,即持票人,而不是票据签发人。此外,公示催告必须有确定的和范围。申请人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供票面金额、发票人、持票人、背书人等票据的主要内容,而遗失的空白支票除了发票人的信息外,其他票据内容一概不详。公示催告程序是为了使丧失票据的票据权利人能够依法继续行使票据权利而设立的。因此,法院不会对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干扰。如果法院通过这个程序宣布遗失的空白支票无效,将不可避免地对善意取得该支票的持票人(如销货方)以及其他与票据相关的人(如开户银行)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票据关系混乱,与民法中设立公示催告程序的初衷相悖。
- 根据《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携带具有单位印章的空白支票是违法行为。
-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遗失声明”没有作用。如果支票被冒领支付,银行不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遭受损失的仍然是空白支票的遗失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付款人责任及其限制
票据法中关于付款人的责任及其限制。付款人在足额支付款项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将解除,但如果付款人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地支付款项,则需自行承担责任。恶意支付指明知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却仍支付,重大过失指应察觉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而未察觉。付款人在支付前不了解
-
失票人起诉需提供担保
失票人起诉时需提供担保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担保数额应与票据金额相当,以及对于伪报票据丧失的当事人需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票据作为货币证券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的基本性质。
-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包括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票据的基础关系是授受票据的原因和前提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一旦发生票
-
关于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
-
购票申请程序及相关要求
-
法释[2000]32号: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
-
支票的追索权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