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布了《关于契税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7号),明确了在契税纳税过程中遇到无法取得销售不动产发票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应如何受理纳税人的申报。
根据该公告的规定,有一类情况下纳税人无法取得销售不动产发票,即根据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发生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但契税纳税人无法取得发票的原因是原产权人已失踪、死亡或拒不执行等。
对于这类情况,纳税人可以凭借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原件及相关材料办理契税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应予受理。
另一类情况是购买新建商品房的纳税人在办理契税纳税申报时,由于销售新建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已注销税务登记或被税务机关列为非正常户等原因,导致纳税人无法取得销售不动产发票。
对于这类情况,税务机关在核实相关情况后应予受理纳税人的申报。
该公告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实体从旧、程序从新的原则,对于在该公告发布前符合规定情形但未被受理的纳税人,在公告发布后也可以按照该公告规定办理契税纳税申报。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
倒卖发票中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倒卖发票中间人的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将被判处相应刑罚并罚款。文章还介绍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五种犯罪手段,以及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刑事责任。对单位和个人犯相关罪行都有明确的法律处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