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破产宣告 > 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区别

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区别

时间:2025-01-29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2467

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的区别

一、罪名归属

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同属于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但虚假破产罪作为第162条之二的附设罪名,属于妨害清算罪的衍生罪名。

二、犯罪主体

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都是故意犯罪,其犯罪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或其代表人员。

三、客观要件

虚假破产罪的客观要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隐匿财产、虚构债务或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

隐匿财产是指将公司、企业的资金、设备、产品、货物等财产全部或部分进行隐瞒、转移、藏匿的行为。虚构债务是指捏造、承认不真实或不存在的债务。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包括破产法规定的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无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提前清偿未到期债务以及放弃自己的债权等行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上述行为中的任何一种,就满足了虚假破产罪的客观要件。

2. 实施虚假破产

虚假破产是指在债务人未达到破产界限的情况下,通过抽逃、隐匿或转移财产等手段,虚构伪造破产原因,申请宣告破产,以逃避债权人的追索,并侵占他人财产。虚假破产行为必须是在债务人未真实达到破产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的。

3. 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的利益

虚假破产行为必须给债权人和其他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才能构成虚假破产罪。债权人包括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债券持有人以及享有债权的合同当事人等,其他人指的是公司、企业的员工、国家税务机关等。以上三个客观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四、结论

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罪名归属、犯罪主体以及客观要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虚假破产罪的实施行为涉及财产转移、虚构破产原因,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对于维护公司、企业管理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已分配利润公司破产清算的追回问题

    已分配利润公司破产清算的追回问题,以及破产案件的管辖规定。根据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已分配利润不能追回,但特定情况下的财产转让如无偿转让和以明显不合理价格交易可追回。同时,涉及债务人财产的其他无效行为,管理人有权追回。关于破产案件的管辖,遵循地域管辖、

  • 公司法破产清算债权清偿顺序

    公司破产清算时的债权清偿顺序。首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然后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等,最后清偿普通破产债权。同时,明确了破产清算中税收优先权的范围,包括破产宣告前和宣告后形成的税收债权,但不包括行政性收费和因违法行为产生的罚款。

  • 虚假破产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 对虚假破产罪既遂的判刑标准

    1、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虚假破产罪的两种情形是怎样规定的
  • 虚假破产罪与妨碍清算罪区别
  • 虚假破产罪破产法有规定吗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