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是一项新引入的企业破产法制度,旨在为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仍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提供业务重组和债务调整的机会。该制度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并恢复营业能力。作为公司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破产重整制度已被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采用。其实施对于弥补破产和解、破产整顿制度的不足,防范大公司破产带来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破产重整申请并非仅限于公司,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可以适用该程序。
当公司出现符合《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重整事由时,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启动重整程序。在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并且法院受理申请之前,债务人或者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整。
法院对重整申请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应当裁定债务人进行重整,并进行公告。
法院会指定一名管理人来负责破产重整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法院会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并进行公告以通知未知的债权人。法院会设定债权申报的期限,并确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债权人需要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管理人会登记并审查债权申报材料,编制债权表,并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
在债权申报期满后的15天内,会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在破产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管理人需要将财产和经营事物移交给债务人。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需要在法院裁定之日起6个月内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如果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法院可以延期3个月。如果未按期提交,法院会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
法院会在收到重整计划草案后的30天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债权人会参加会议并进行讨论和表决。
如果重整计划草案获得各表决组通过,重整计划即被通过。如果未获得通过,按照《破产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重整计划通过后的10天内,债务人和管理人需要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法院会审查并认为合法的话,会在收到申请后的30天内裁定批准,终止重整程序并进行公告。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具有约束力。
一旦重整计划获得批准,就会进入重整计划的执行阶段,由债务人负责执行。同时,管理人需要将财产和经营事物移交给债务人。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管理人会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债务人需要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收支财务情况。
监督期满后,管理人会向法院提交监督报告。一旦报告提交,管理人的监督职责终止。如果管理人申请,法院可以裁定延长监督期限。
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届满后,如果债务人成功执行完毕并使公司恢复良好状态,重整程序结束,公司恢复正常运营。
如果债务人无法执行或不执行重整计划,法院会根据管理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此后进入破产程序。
公司破产清算时对员工工资的处理方式。公司需优先清偿员工工资、医疗费用等,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重整计划草案必须包含员工相关债权安排。若草案未获通过,但员工债权和税款可全额清偿,仍可向法院申请批准。重整计划由债务人执行,管理人监
重整制度中债务人和出资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障问题。新破产法规定了债务人和出资人的重整申请权,但对出资人的权益保护需进一步明确。债务人在重整程序中担任重要角色,同时需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以防止滥用权力。监督可通过设立监督机构、加强信息披露等方式进行。
重整程序的相关内容。法院收到重整申请后应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定,若重整计划未获通过,法院将裁定终止并宣告破产。重整制度具有多元化的启动主体和广泛的参与主体,担保物权受到限制。重整程序的优先性体现在一旦法院裁定重整,其他破产程序必须停止。反映了社会本位的立
中国企业破产法中关于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的内容。债务人或债权人可根据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重整。重整期间,债务人可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担保权的行使、借款、财产取回等事项也有明确规定。同时,还详细阐述了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