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是一项新引入的企业破产法制度,旨在为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仍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提供业务重组和债务调整的机会。该制度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并恢复营业能力。作为公司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破产重整制度已被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采用。其实施对于弥补破产和解、破产整顿制度的不足,防范大公司破产带来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破产重整申请并非仅限于公司,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可以适用该程序。
当公司出现符合《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重整事由时,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启动重整程序。在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并且法院受理申请之前,债务人或者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整。
法院对重整申请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应当裁定债务人进行重整,并进行公告。
法院会指定一名管理人来负责破产重整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法院会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并进行公告以通知未知的债权人。法院会设定债权申报的期限,并确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债权人需要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管理人会登记并审查债权申报材料,编制债权表,并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
在债权申报期满后的15天内,会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在破产重整期间,经债务人申请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管理人需要将财产和经营事物移交给债务人。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需要在法院裁定之日起6个月内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如果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法院可以延期3个月。如果未按期提交,法院会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
法院会在收到重整计划草案后的30天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债权人会参加会议并进行讨论和表决。
如果重整计划草案获得各表决组通过,重整计划即被通过。如果未获得通过,按照《破产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重整计划通过后的10天内,债务人和管理人需要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法院会审查并认为合法的话,会在收到申请后的30天内裁定批准,终止重整程序并进行公告。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具有约束力。
一旦重整计划获得批准,就会进入重整计划的执行阶段,由债务人负责执行。同时,管理人需要将财产和经营事物移交给债务人。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管理人会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债务人需要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收支财务情况。
监督期满后,管理人会向法院提交监督报告。一旦报告提交,管理人的监督职责终止。如果管理人申请,法院可以裁定延长监督期限。
重整计划执行期限届满后,如果债务人成功执行完毕并使公司恢复良好状态,重整程序结束,公司恢复正常运营。
如果债务人无法执行或不执行重整计划,法院会根据管理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此后进入破产程序。
公司破产清算时对员工工资的处理方式。公司需优先清偿员工工资、医疗费用等,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重整计划草案必须包含员工相关债权安排。若草案未获通过,但员工债权和税款可全额清偿,仍可向法院申请批准。重整计划由债务人执行,管理人监
破产企业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的情况,指出企业破产后若主要责任人不交会计账簿等材料,人民法院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适用对象、申请权人、利害关系以及合意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同。
公司重整程序的基本流程,包括重整事由、申请与审查、指定管理人、通知债权人、债权申报和审查、召开债权人会议等环节。在重整计划通过、批准和执行过程中,法院和管理人起着关键作用。若重整计划成功执行,公司可恢复正常运行;若无法执行,则进入破产程序。
新破产法第70条的规定,包括第1款和第2款。第1款规定债务人或债权人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债务人重整,无需前置程序。第2款则规定,在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债务人的股东也可以申请重整,扩大了重整申请人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