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事人申请
申请人应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2. 七日内立案审查
a. 审查申请人的主体是否适格;
b. 审查申请破产是否经过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
c. 审查是否有相应的审计报告;
d. 审查是否对申请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资产变现、债务清偿等问题作出具体方案;
e. 审查债务人是否存在逃废债务问题。
在审查时,应注意:
a. 听取社会保险保障机构及劳动部门的意见,破产企业的职工能否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b. 听取当地人民银行和主要债权银行的意见,了解银行是否同意破产企业破产还债,以及该企业的破产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影响程度。
如果上述两项未能落实,不得立案受理。
1. 通知债务人企业核对以下情况:
a. 核对债权人债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b. 核对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及原因;
c. 核对债务人的总资产情况和总负债情况;
d. 核对债务人至被调查日的到期债务情况和清偿情况;
e. 核对申请人的债权在债务人企业不能偿还的到期债务中所占的比例;
f. 核对债务人企业是否属于公用企业或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企业;
g. 核对债务人企业是否存在注册资金不足和抽逃资金的情况。
1. 书面通知破产申请人,并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
a. 通知申请人限期内预交案件受理费;
b. 在本法院公告栏中张贴破产公告,公告内容应写明破产案件受理日期、破产企业名称、债权申报期限、地点和逾期的法律后果、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日期和地点;
c. 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公告,内容同b;
d. 在破产企业内张贴公告,要求有关人员保护好企业的财产,不得擅自处理企业的账册、文书、资料和印章,不得隐匿、私分、非正常转让、出售企业财产;
e. 通知破产企业立即停止债务清偿,除经法院和清算组许可,停止支付任何费用;
f. 根据债务清册,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在收到通知后30日内,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通知应写明逾期申报的法律后果、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日期和地点;
g. 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应通知债务人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有关会计报表、债权债务清册、企业资产清册和人民法院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有关材料。
企业破产案件的管辖规定,包括债务人住所地的确定和破产案件的管辖层级。文章还阐述了公司破产的条件,重点讨论了不能清偿的界定,包括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已到期无争议债务、债务形式及持续时间等方面。同时,也解释了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界定。只有满足相关
申请企业破产所需资料清单及破产申请书内容要求。清单包括公司清算情况说明、会计报表、财产状况明细表、债权和债务清单、公司性质证明、清算组资格证明及人民法院要求的其他材料等。破产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被申请人详细情况,申请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等。同时,文章
企业破产案件的提起权和撤回破产申请的相关问题。破产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债权人都可以成为破产案件的申请人,并在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之前,可以请求撤回破产申请。撤回申请的时机和限制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定。在人民法院准予申请人撤回
企业破产法的申请条件。申请主体需具备法人资格,债务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方可申请。申请主体可以是债务人或债权人。申请时需提交破产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明确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目的和事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