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益债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其是否存在以及是否需要清偿应由债权人自行决定。共益债权与其他债权之间的清偿优先性是对共益债权人的特殊保护,但并不改变其作为债权的本质。从本质上来看,共益债权仍然是债权人的私权,其处理方式完全取决于债权人自身的决定。也就是说,共益债权的存在与否以及是否需要申报都是由债权人来确定的,即使存在共益债权,债权人仍然有权选择放弃。
破产法规定劳动债权由管理人进行调查后直接确认,这是因为劳动债权在企业的记录中有完备的记载,容易进行调查并确定债权人和债权数额。破产费用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必须先行支出才能继续进行破产程序,其数额是明确的。
然而,对于共益债权而言,如果债权人未申报,管理人并不会自动认定债务人应承担共益债务,因为所谓已知债权是指债务人账面上记载的债权。有时候,债务人可能认为某个合同已履行完毕,其财务资料并无显示对外存在债务,或者认为并不存在无因管理、财产致人损害等情形,从而不存在无因管理债或侵权债等债务。另外,即使管理人意识到共益债务存在争议,有时也难以确定共益债务的数额。例如,在某案件中,管理人没有交付租赁物,应返还的租金也许能够认定,但是否应该赔偿损失却难以确定。因此,共益债权与劳动债权、破产费用不可相提并论,共益债权缺乏后者的确定性。不能因为共益债权需要优先保护,就认为该债权可以由管理人直接确认。换言之,优先清偿的法律政策与债权确认程序的规定不可混为一谈。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包括启动破产程序、平等参与破产程序、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和申请复议。债权人的义务包括停止强制执行、遵守会议规则和决议以及遵守和解协议。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我国的担保债权主要有保证、抵押、定金和留置权四种。债权人行使别除权的,仍应依法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并同时提供证其债权已设置抵押权或担保权的材料。别除权人在破产案件受理后至破产宣告前请求优先受偿的,应经人民法院准许,破产宣告后行使别除权的,应通过清算组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债权的债权人,要想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就必须首先进行债权申报。针对债权申报,企业破产法规定了法定期限。申报人对管理人的不予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此类破产债权确认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