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在债务人破产案件受理后,可以同时向任何担保人主张债权。根据我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等规定,债权人在申报全部债权后,无需中止审理程序,即可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虽然法律对于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程序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为避免双重受偿和新的纠纷产生,法院在判决主文中应附履行条件。这意味着保证人在破产程序尚未终结前可暂时停止向债权人清偿,待破产程序终结后再根据破产受偿情况,向债权人作出相应的清偿。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的权利应当以破产程序中未受清偿的部分为限。
判断权利人主张权利是否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权利人主张权利的行为可以通过公告、公证和银行扣息等方式进行。
公告方式主要适用于特殊主体和特定事项。对于一般主体和非特定事项以公告方式主张权利的情况,是否能够中断诉讼时效仍存在争议。
根据司法部司发函(1994)055号规定,公证书的效力高于其他证书。只有当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时,才能作为例外情况。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公证证明当事人主张权利的,应当认定为中断诉讼时效。
银行扣息作为金融机构主张权利的一种方式,具有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然而,通过扣息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仍需传达到特定的相对人,否则不会中断诉讼时效。
因此,了解企业或公司的破产关系纠纷中的法律权利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为您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担保合同在撤诉后是否可以更换担保人。根据法律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如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亦无效。担保人更换需债权人同意。如担保合同无效且涉及过错方,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授权与债权人签订的保证合同无效。因此,在考虑更换担保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破产债权人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债权人的权利包括启动破产程序、平等参与破产程序、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和申请复议。债权人的义务包括停止强制执行、遵守会议规则和决议以及遵守和解协议。了解这些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债权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担保人不签字只按手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有效,保证人与债权人应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合同内容应包括被保证的主债权的种类、数额等条款。此外,文章还涉及前签字担保是否有效以及无效担保合同担保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文章提到前签字担保是否有效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