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管理人如何确定
时间:2023-12-16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企业申请破产的,此时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管理人来对企业的相关事项做出处理,我们称之为破产管理人。作为破产管理人也是可以获得一定报酬的,那么破产管理人如何确定?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破产管理人的确定方式及其比较分析
法院指定管理人
法院指定管理人的方式被日本、西班牙、法国、比利时等国家采用。根据该方式,法院在破产程序中决定指定哪个人担任破产管理人,债权人会议一般无权干预。然而,如果债权人会议对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持异议,他们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高效,能够及时产生破产管理人。然而,其主要缺点是难以充分体现债权人的共同意愿。
债权人选任管理人
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国家采用债权人选任管理人的方式。根据该方式,在破产宣告后,由债权人会议选任破产管理人。如果在破产宣告至破产管理人被选任出来之前,或债权人会议一直未能选任出破产管理人的情况下,法院将任命临时破产管理人负责清算事务。这种方式反映了破产法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基本功能要求,即"彻底贯彻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的自治精神"。然而,这种方式的劣势在于效率低下,可能会导致债权人会议无法选任出破产管理人的情况。
由机关指定
对于我国破产立法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破产管理人的地位来看,我国可以将破产管理人视为独立的受托人,而不是任何一方利益的代表。因此,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可以说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考虑到破产程序是在法院主持下进行的法律程序,由法院选任破产管理人是合适的,可以保证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其次,我国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考虑自身利益、价值取向、立法精神和目的、法律体系以及相关辅助制度和法律传统等因素。鉴于我国诉讼结构形式受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影响较深,破产管理人阶层尚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也处于发展阶段,各种相关的辅助机制和保障制度还十分欠缺,公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导因素。因此,由法院选任破产管理人是适当的。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破产法的基本功能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会议对破产管理人的监督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关键。如果债权人会议无法有效监督破产管理人的选任,这与破产法基本功能的要求不符。因此,在法院选任管理人后,如果有正当理由,债权人会议可以通过表决,向法院申请更换管理人,以保障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和全体债权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及分析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
公司破产时工人工资的清偿顺序和安置问题
公司破产时,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工人的工资和其他相关费用优先清偿的问题。破产企业的资产应首先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和安置问题,包括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其他债务如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则按规定的清偿顺序支付。若破产财产不足,将按比例分配。这些
-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可撤销行为的起算点、债务人财产无效的情况、财产的追回、出资义务、质物和留置物的追回、非债务人财产的返还以及运输中的标的物返还等内容。对于涉及恶意欺骗行为的无效债务,管理人有权追回相关财产,并采取措施保护债权
-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及债务处理方式。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相关民事诉讼或仲裁程序中止,管理人接管财产后继续。起诉需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债务不会因破产而消失,需通过破产清算或重整过程偿还。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法律支持。
-
破产管理人是否可被债权人起诉?
-
债务重组的具体情形
-
破产法中的管理人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