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债权债务 > 破产债务 > 进入破产程序后破产管理人还存在吗

进入破产程序后破产管理人还存在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017
我们都知道如果从立法本位的角度考虑,我们甚至可以说是经历了债权人本位到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利益平衡本位再到社会利益与债权人债务人利益并重变化和发展历程。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进入破产程序后破产管理人还存在吗。

一、进入破产程序后破产管理人还存在吗

破产管理人在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英美法一般称之为“破产信托人”,大陆法一般称之为“破产管理人”,日本法则称之为“破产管财人”。债务人被法院宣告进入破产程序后,其行为能力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其财产及有关经营活动将由破产管理人接管。在破产程序中,破产管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可以说,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处于核心地位,破产管理人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破产程序能否公正、高效地进行,关系到破产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即进入破产程序后破产管理人还存在。

二、破产法理念的要求

法律理念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条件运用理性思维方法高度抽象概括形成的,它先于法律且高于法律而独立存在。但是,法律理念又是法律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各个法律制度中。无论是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抑或是社会主义法都体现一定的法律理念。破产法也必须体现一定的法律理念,并以一定的法律理念为指导。破产法的理念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早期的破产法是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着眼来调整债权人和债务人关系的,其间随着债务人地位的提高,破产制度慢慢走向精细和完备。如果从立法本位的角度考虑,我们甚至可以说是经历了债权人本位到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利益平衡本位再到社会利益与债权人债务人利益并重变化和发展历程。投资者有限责任产生以后,债务人的利益由此获得了破产免责和有限责任的双重保护,

但债权人的债权则面临更大的风险,为了实现破产立法的初衷,保障债权的有效实现,债权人可能允许债务人采取破产重整等挽救措施。从此,破产法理念开始向社会本位转移,其标志因素有三:

一.是国家极力全面渗透和干预破产过程,法院在破产程序中的能动地位空前强化;

二.是破产职工的善后安置被纳入破产程序的制度构造当中;

三.是破产重整制度的创设和应用。其中,以第三点最富有意义。社会本位的破产法理念在今天已成为主导理念,贯穿于破产法的始终,具体指导各项破产制度的设计,对此中外学者已达成共识。

三、体现破产法私法精神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特有的法律划分方法,一般认为,民商事实体规范属于私法,程序规范属于公法。破产法既包括实体规范,又包括程序规范,所以鲜有学者对破产法的公私法性质进行论述。其实,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代社会,很多法律既有公法规范又有私法规范,体现了当事人自治与国家干预间的角逐,破产法即是如此。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我们认为,破产法是以私法规范为主的,其性质是私法。首先,破产法的主要目的是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负债超过资产时,保障全体债权人公平受偿。

从保护利益的性质角度讲,破产法是私法。其次,破产法的发展趋势是减少国家权力对破产程序的干预,保证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允许当事人在法庭内通过协商达成有关和解或重整计划的协议,也允许在法庭外通过协商自行作出适当的债务安排。从其体现的当事人自治的精神看,破产法明显属于私法。

破产法的私法性质要求为当事人的自由意志留下必要的空间,减少法院代表的国家公权力对破产程序的干预,将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程序决定问题,而实体问题由当事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保持中立地位,在产生方式、报酬取得等方面摆脱对法院的依赖,否则,将成为法院的代言人,成为国家干预破产程序的工具。如果这样,破产法的私法性质将难以保障。

四、实现破产法公平公正目标

公平公正是破产法最重要的目标。破产是文明社会债权的终极保护形式,是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以将债务人的所有财产公平清偿给所有债权人为目标的程序。保证全体债权人公平受偿,保障破产财产的公平分配是破产程序的终极目标。因而,公平公正是破产程序的最重要的目标,是破产法的灵魂。

破产程序兼有清算和执行的特征,因而,破产程序往往有众多的利害关系人的参与。如有不依破产程序取回不属于破产财产范围的财产的取回权人;有不依破产程序直接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行使担保物权的别除权人;有以破产财团为求偿对象、得随时受偿的共益债权或财团债权人;还有享有法定优先权的税款和工资、劳保费用的权利归属主体,以及为数不少的一般债权人。

以债务人所剩无几的财产来满足上述众多利害关系人的权利请求,其利益关系的冲突和繁复程度可想而知。破产法在如此复杂的利害关系网络中实现公平公正的目标,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采纳破产管理人独立主体说,使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保持独立、超脱性,在处理破产事务时不偏袒任何一方。

要在现实生活中的的实际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当然具体问题要我们具体是分析。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债务重组的具体方式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 管理人收取报酬需要申请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破产管理人收取报酬的,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破产管理人的报酬从债务人财产中优先支付。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上述申请书之日起十日内,确定支付管理人的报酬数额。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支付管理人报酬和管理人执行职务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

  • 律师企业重组业务包括哪些

    旨在为破产企业、破产企业债权人、战略投资人等提供更为系统的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破产重组部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破产标准化文本和操作规程,并确立起一整套预防和应对法律风险和突发事件的预案系统,能够胜任破产管理人或破产案件代理律师的各项职责。破产重组部针对不同的

  • 破产管理人撤销权如何行使

    破产管理人或清算人为破产撤销权行使的主体,具有独立的诉讼实施权,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或参加诉讼。但破产管理人或清算人作为权利主体却不能享受利益,破产撤销权的归属主体应是何人,理论界对此有破产债权人说、破产人说、破产管理人说和破产财团说等多种主张。此说认

  • 破产管理人由谁任命
  • 与破产管理人签订合同有效吗
  • 承揽合同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终止
破产债权债务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