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 > 悬赏广告案评释

悬赏广告案评释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318
案情简介:

据某报载,1999年1月10日,某市发生一起特大杀警抢枪案后,市公安局贴出《通告》,上面描述了两名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并承诺,"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支持、配合公安机关,踊跃提供线索大胆检举揭发,对举报重要线索或抓获扭送犯罪分子的,将奖励现金5万元。"陈某看到《通告》后,怀疑这两名嫌疑人是曾把其弟扎成重伤的崔-氏兄弟。于是,陈某在嫌疑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守候多日,最后将嫌疑人扭送到某派出所。事后,公安局未兑现奖励5万元。陈某一纸诉状将市公安局告上法庭。

某市公安局辩称,公安局当时发出悬赏通告,目的就是为了破案,而崔某被陈某扭送来后,他一直只交代伤害陈某弟弟的犯罪事实,矢口否认与"1·10"案有关。两个月后,另一犯罪嫌疑人被我们从上海抓获,才交代了和崔某共同作下"1·10"案的犯罪经过,此案最终告破。另外,陈某当时抓崔某时,是因为崔重伤他弟弟,而不是因为崔某是"1·10"案的重点嫌疑人,他扭送崔某并不是导致案件侦破的关键。所以,他不符合悬赏通告中的条件。

评析意见:

在本案例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公安局《通告》中的承诺。事实上,该承诺是一种悬赏广告,同我们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寻人启事或寻物启事中承诺的"必有重谢"的性质是一样的。在国外,警察机关通过悬赏的方式缉拿在逃人员早已被广泛使用,而且被认为是一种能够迅速破案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我国,悬赏缉凶,发动群众的力量追捕在逃人员,也正在被许多公安机关所使用,那么,悬赏广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悬赏广告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悬赏广告是向社会上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的广告,声明对完成该广告所规定的特定行为的任何人给付一定报酬的行为。关于悬赏广告的性质,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在英美法系国家,悬赏广告被认为是单方合同中的一般性或针对大众性的要约,也就是主张合同说。按英美法的合同理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合同的成立要件之一是必须有对价。对价被解释为"合同一方所得的权利、利益、利润或获利,或是另一方因克制自己所受的不作为、不利益、损失或责任。"对价无须相当,但必须具备,这是合同对价理论的基本要求。

作为悬赏广告合同的成立,要求双方当事人之间具有合意,无合意则无双方的悬赏合同。所谓悬赏合同的合意,是指悬赏广告的相对人于着手行为之际,必须知晓悬赏的存在及其具体内容,并依悬赏广告的要求履行某一特定行为。只有双方当事人之间有合意,悬赏合同才能成立,行为人自可根据合同规定而求偿。假如行为人事先并不知道悬赏广告的存在,完成行为后方知有悬赏,则不得向广告发出人求偿。因为根据英美法的合同对价理论,当事人之间没有合意,也就不存在对价,合同自不能成立。这一规定为一般的以私人目的所为的悬赏所普遍采用。

相关标签: 广告现行法是什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关于某大酒店与广告公司的印刷品加工承揽合同纠纷

    一家大酒店与广告公司的印刷品加工承揽合同纠纷。合同未明确验收标准和质量异议期限,酒店方在使用中发现质量问题后拒付余款并反诉要求退货。律师根据法律规定,指出酒店方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质量异议的证据应视为怠于通知,并承担相应后果。定作人应当及时验收工作成果

  • 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例分析

    一起开发商虚假广告案例。某开发商宣传其房地产项目拥有高绿化率,但实际调查中,绿化率未达到宣传的数值。法院认定开发商在广告宣传中存在虚假成分,违反了广告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因此判决开发商赔偿购房人8万余元。此案例提醒开发商应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广告宣传真实

  • 新广告法下的转发朋友圈广告需要谨慎

    新广告法下转发朋友圈广告需要谨慎的问题。新广告法规定自然人在自媒体发布广告需承担法律责任,虚假广告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转发广告的人如果转发的广告是虚假广告并给消费者造成损失,也需要承担责任。此外,新广告法已经删除关于涉及费用的前提,发布信息属于广告的性

  •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当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时,消费者有权索赔。法律规定,如因虚假宣传受损,消费者可要求赔偿。经营者如存在欺诈行为,需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对于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虚假宣传,相关责任主体需承担连带

  • 户外广告牌审批事项
  • 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