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 > 否定悬赏广告法律效力的三视点

否定悬赏广告法律效力的三视点

时间:2023-11-2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334
(一)认为广告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拾得者有乘人之危之嫌。广告人失去所有物,而拾得者捡到遗失物而予以无声的占有,使广告人认为遗失的财物处于危急状态下,他对遗失物利益濒临消灭的危险。而拾得人是利用广告人的这种急迫需要,在这种紧急状态下,他才不得不做出悬赏广告以图恢复自己原有的财产。

意思表示的概念

意思表示是指将旨在产生特定效果的内心意思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行为。要确定意思表示是否真实,需要分析效果意思、表示意思和行为意思这三个主观要件。只有当这三个要件都具备时,意思表示才被认为是真实的。

广告人的意思表示

广告人发布悬赏广告的目的是希望达到一定的效果,即与拾得者达成契约。他发布广告后,意识到自己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才能取回遗失物。因此,广告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

动因问题

广告人发布悬赏广告的原因只是动因问题,不会影响意思表示的效力。当事人形成发生法律效果的意思时,总会有一定的动因或动机,但这并不是意思表示的内容。

乘人之危

乘人之危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接受对方非常不利的条件的行为。只有在广告人未发布广告时,拾得者在拾得遗失物后主动与失主联系,并要求苛刻报酬,才能认定为乘人之危。乘人之危是迎合乘危人而对自己严重不利的行为。

悬赏广告的赏金

在悬赏广告中,赏金通常是低于遗失物本身的价值的。通过支付较小的赏金来换取较大的利益,这显然是有利的。因此,悬赏广告并不属于乘人之危的行为。

拾得人付出代价的问题

有人认为拾得人没有付出代价,或者付出的代价太小,根据民法中的等价有偿原则,不应获得高额的悬赏奖金。因此,他们主张悬赏广告应当无效。

拾得遗失物的基础

悬赏广告的基础是拾得遗失物。拾得遗失物是一种事实行为,是基于事实状态或经过发生法律上效力的行为。当事人实施这一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法律后果。拾得人在捡拾遗失物时并没有考虑到要等待悬赏广告来获取奖金,这与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所不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明星代言产品的法律责任问题

    明星代言产品的法律责任问题。明星在代言时应尽注意义务,包括要求产品合格证明等。代言广告可能具有欺骗性,明星不会实际使用并见到效果再拍摄广告。夸大效果和虚假宣传是常见问题。律师提醒消费者应关注产品本身性能与质量,审慎选择产品,并了解相关信息。明星如果明

  •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的事件。该广告未经审查,以公司名义宣传而非正式经营部名义,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接受理疗的人群提供情况下,证实存在违法广告宣传行为。沙湾县工商局依法对该经营部罚款1万元。此事件提醒市场参与者要遵守广告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 安徽省种子广告审查办法

    安徽省种子广告的审查办法。其中规定了审查机关的职责范围、申请审查的具体要求和申请材料,广告审查的程序、有效期及复审情况,异议和变更申请的处理,以及撤销审查批准的情境。同时,对违规发布种子广告的行为和广告审查机关的违规行为也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和行政处分规

  • [Name]

    某公司涉嫌侵犯客户权利的问题。该公司建设运营的店铺的装潢与客户公司的非常相似,包括某些元素的复制,构成了对客户在兰姆汉姆法案第43(a)条规定的权利侵犯。客户还主张对其店铺设计的版权保护,而该公司也有意侵犯了这一权利。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 悬赏广告法律效力详尽解说
  • 否定悬赏广告法律效力的三视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