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审查 > 五种虚假医疗广告的识别方法

五种虚假医疗广告的识别方法

时间:2025-05-21 浏览: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2203
铺天盖地的各种医疗广告已经成为非法广告的一个重灾区,很多没有经过合法审批的医疗广告出现在大街小巷及各种媒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野,误导、欺骗了很多急于求医的患者。这些广告所宣传的医疗手段不仅没有及时为患者解除病痛,反而增加其经济负担,延误了病情的及时治疗。

第一种:夸大宣传疗效

一些医疗广告通过使用夸大宣传的语言,如“一次治愈白癜风”、“让骨坏死患者站起来”,来宣扬其疗效。然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疗广告禁止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以及保证治愈或含有保证治愈内容的广告用语。

第二种:医托推荐

一些医疗广告利用名人明星、专家认可、权威机构推荐,或让“治愈”患者“现身说法”来增加其可信度。然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患者或其他医学权威机构、人员和医生的名义、形象或使用推荐语进行宣传。

第三种:利用高科技迷惑患者

一些医疗机构利用患者对治疗的渴望,通过使用高科技手段来吸引患者。特别是对于癌症、乙肝、哮喘、牛皮癣、不孕不育等难治疾病,一些医疗机构敢于夸大其治疗效果。然而,国家法规规定,对于治疗性病、牛皮癣、艾滋病、癌症、癫痫、乙肝、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医疗广告暂不准发布。这是因为目前医疗技术对这些疾病尚未完全攻克,如果医疗广告中涉及该内容,容易形成误导。

第四种:冠以祖传秘方或名医传授

一些医院对自己聘请的专家私自加“头衔”,或者使用祖传秘方来吸引患者。一些所谓的“特色门诊”则冠以祖传秘方的名义,实际上是在卖药。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广告中禁止冠以祖传秘方或者名医传授等内容。

第五种: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软广告

一些医疗机构通过在大众媒体上以人物传记、访谈、科普讲座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机构、医师,推销医疗服务和药品。与普通广告相比,这种形式的广告更具隐蔽性。

如何避免受骗

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已经转向了网络宣传,通过网络大肆宣传自己的“灵丹妙药”,甚至将知名医院的知名专家大夫作为自己的“招牌”来欺骗患者。因此,患者在生病后应保持头脑冷静,清醒地识别违法医疗广告,以免上当受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件分析

    现代社会广告的重要性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虚假广告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案件涉及一起虚假广告纠纷,原告因受虚假广告误导而遭受经济损失。根据《广告法》,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在接受委托时需核实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被告××生物制品厂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判赔偿原告

  • 河北省出台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办法

    河北省出台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办法的重要性。针对保健食品广告虚假宣传问题,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该办法,要求所有在河北省内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必须经过审查。该办法的出台有助于净化广告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加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心,并推动保健食

  • 教育部发布2007年工作要点:加强高校招生管理,保障公正与透明

    教育部发布的工作要点,旨在加强高校招生管理,保障公正与透明。教育部要求民办高校加强招生管理,避免使用模糊性词语误导考生。同时,实施“阳光工程”,公开招生信息,并打击欺诈行为,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性和安全性。

  • 五种虚假医疗广告的识别方法

    五种虚假医疗广告的识别方法。包括夸大宣传疗效、利用医托推荐、以高科技迷惑患者、冠以祖传秘方或名医传授头衔以及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软广告等。文章提醒患者要保持头脑冷静,清醒地识别违法医疗广告,避免上当受骗。对于目前网络上的虚假医疗广告泛滥现象,患者需提高

  • 户外广告牌审批事项
  • 广州市政府关于公共场所烟草广告管理的通告
  • 扩大宣传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