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活动 > 哪些保健品广告是违法的

哪些保健品广告是违法的

时间:2020-05-2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386
保健食品的投诉举报一直处于较高位置,更多的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大多数都是在听信了厂商的虚假宣传或者参加所谓的讲座而上当受骗。那么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哪些保健品广告是违法的呢?

目前保健食品的非法宣传主要有五大“陷阱”:

一是宣传药到病除,把保健食品等同于药品。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二是举办健康讲座诱导消费者。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三是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

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四是虚构所谓的权威证明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五是组织所谓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

不少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那么,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一般消费者主要从四个方面注意辨别保健食品:

一要认准“蓝帽子”。

外包装左上角有“蓝帽子”的就是保健食品,标识国产保健食品要有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国食健字”标识,进口保健食品要有“卫进食健字”标识”。

二要确认保健功能。

仔细参看产品包装上的说明书,确定产品的保健功能。目前,我国审批的保健食品一共只有27种保健功能,同一产品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功能,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分辨。同时保健食品的包装和相关广告上应标明以下忠告语:“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消费者如果没有发现上述忠告语,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慎重。

三要注意产品的禁忌。

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上注明了一些不适宜人群或禁忌,并要求企业标注在产品包装的说明书上。保健食品的包装上若含有以下“禁忌语”则很可能是假冒的产品:如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技”、“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

四是在保健食品广告中如果出现医疗机构的名字和形象,或者以医务人员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如果明示或者暗示适合所有症状及所有人群,宣称产品有治疗效果的,也应谨慎购买。

在选用保健食品时要注意是否适合特定对象,特别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常年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保健食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保能源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市场开拓及推广协议

    在环保能源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开拓和推广过程中,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甲方拥有中国网环保能源生意圈所有权,乙方负责开拓推广指定区域的环保能源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市场。甲方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协助乙方销售产品,乙方保证产品合法性和质量责任。双方

  • 投资咨询服务协议

    甲、乙双方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服务协议的相关内容。乙方提供项目寻找、介绍、谈判及投资可行性研究等服务,甲方拥有最终投资决策权。双方约定业务流程、联络人、收费安排、保密条款、信息验证及责任承担等条款。投资合作基于本协议,协议期限为十二个月。

  • 委托合同

    甲方委托乙方管理服务器设施的协议内容,包括甲方的权利和义务,如硬件配备、软件安装、信息内容维护等,以及乙方的责任,如提供数据端口、日常维护、故障排除等。同时,文章还涉及费用结算、付款方式、争议解决和不可抗力等内容。

  • 广播电台能以介绍健康变相发布医疗产品吗

    **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一)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广告商品或者服务;(二)可能引发其模仿不安全行为。

  • 2015新广告法最新修订热点
  • 食品宣传功效如何处罚
  • 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哪些内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