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环境污染事故适用哪个法律

环境污染事故适用哪个法律

时间:2024-04-2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637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身边环境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其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尤为严重,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其具体适用哪个法律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环境污染事故的法律适用范围

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刑法》。

重要法条的解读

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解释

本条规定了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犯罪行为及其刑事处罚。

本条中的“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其中,“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山岭、滩涂、河滩地及其他陆地;“水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还包括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大气”指包围地球的空气层总体;“排放”指将本条所指的危险废物排入水体的行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喷出和倒出等行为;“倾倒”是指通过船舶、航空器、平台或者其他运载工具,向水体处置放射性废物、含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的行为;“处置”主要是指以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废物的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条所指的排放、倾倒、处置行为本身都是法律允许进行的行为。因为水体、土地、大气是全人类的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个人都有合理利用的权利。为了保证人类对环境的永续利用,必须对人类的行为有所限制,即向环境中排放、倾倒、处置废物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环境中排放、倾倒、处置废物,这些超标准废物就有可能污染环境,从而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因此,本条通过“违反国家规定”来限定排放、倾倒、处置行为。

本条中的放射性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统称为危险废物。其中,“废物”包括废气、废渣、废水、污水等多种形态的废弃物。“放射性的废物”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是指含有传染病病菌的污水、粪便等废弃物。“有毒物质”主要指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固体、泥状及液体废物。“危险废物”是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目前,我国尚未颁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实践中主要参考《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所列的危险废物名录。

根据本条规定,对于实施本条所列行为,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后果特别严重,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指的是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给环境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形。这种情形主要包括:

  1. 由于污染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
  2. 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 人群发生中毒症状或辐射危害;
  4. 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和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
  5. 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后果特别严重的”指的是环境污染事故造成多人重伤或者死亡、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巨大等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 无害化处理是消费者的义务吗

    无害化处理,是指经营者对其生产或者销售的有缺陷的商品做不污染环境的处理。例如,经营者出售了危及消费者安全的电子产品,为安全将电子产品召回,经营者对召回的电子产品应进行无害化处理,而不能随意丢弃,让电子产品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我国其他法律对无害化

  • 环境污染侵权案例之举证责任分配

    [裁判要旨]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原告就其损害事实进行举证即可;而被告应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原告吴*健不服并仅就被告设立移动通信基站存在污染环境的电磁波辐射提起上诉,原告张*

  • 污染环境罪立案标准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本条和本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的“公私财产损失”,包括污染环境直接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为防止污染扩散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

  • 污染环境罪中有害物质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司法解释
  • 根据环境污染责任法污染环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