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在行政方面,可以采取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可以减轻“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然而,仅凭禁令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禁令颁布的城市要求使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然而,这些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行政命令而不考虑经济调节作用是困难的。
强制回收利用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强制回收利用措施。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还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采取以纸代塑
在技术方面,可以采取以纸代塑的方法。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然而,这种方法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如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此外,纸制品在性能、成本等方面还不能与塑料制品相媲美。
采用可降解塑料
另一种技术方案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已有多家单位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然而,这些碎片如果被埋在垃圾或土壤中,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多消耗粮食、无法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由于含有特殊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从法律上进行规定也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一种方式。例如,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从2008年6月1日开始,超市购物将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而需要消费者自行付费。这样的规定旨在鼓励人们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①最根本的是改革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如以无毒用料或产品取代有毒用料或产品。③含有剧毒物质废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高浓度酚、氰等废水应与其他废水分流,以便于处理和回收有用物质。这类废水应在厂内经适当处理后循环
新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将于明年1月正式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对环保执法、处罚和公诉主体等都有了更明确的说法,被誉为“史上最严”。今天,苏州大学环境法研究中心教授朱谦,对新《环境保护法》热点问题进行解读。排污违规企业受到罚款处罚后,若拒不改正,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