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4-12-1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828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及意义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它是调整环境保护方面社会关系的指导规范,也是环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必须遵循的准则。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贯穿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根据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要求,环境保护法必须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即“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环境保护中预防污染不仅可以提高原材料、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节省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然而,根据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实现“零排放”仍然困难,因此必须与治理结合。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也称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其基本思想是明确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经济责任。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各个方面的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解决这种关乎全局、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保护环境不仅是公民的义务,也是公民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及其相关法规。标准包括三类区域的不同噪声限值,并强调定期评估与适时修订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噪声工作岗位的判定,依据GBZ 2.1相关法规,对噪声职业暴露实行严格的限值制度,并指出噪声含量未超标准不代表无污染。目前国

  •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有最高的行政管理职责,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以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损害。是指人民群众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进行群众性环境监督的原则。

  • 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保护
  •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 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