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4-12-1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828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及意义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它是调整环境保护方面社会关系的指导规范,也是环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必须遵循的准则。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贯穿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根据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要求,环境保护法必须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即“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环境保护中预防污染不仅可以提高原材料、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节省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然而,根据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实现“零排放”仍然困难,因此必须与治理结合。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也称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其基本思想是明确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经济责任。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各个方面的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解决这种关乎全局、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保护环境不仅是公民的义务,也是公民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处罚条例规定的立法目的

    环境污染处罚条例规定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罚教结合原则、维护合法权益、查处分离、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方面。条例明确了实施环境行政处罚的程序,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施查处分离,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要求。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不予处

  •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环境污染的分类是怎样的

    环境污染的常见类型和分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主要的污染类型,分别介绍了其常见的污染物和危害。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来源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 财产损害与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财产造成的损害,分为人身损害和环境损害两个方面。人身损害包括健康权利和生命权的侵害以及精神损害。环境损害则表现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受损,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多种损害。因此,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们

  •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良水质会引发多种疾病,如传染病和中毒等。水质污染还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对渔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工业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并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

  •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 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保护
  •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