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时间:2024-09-03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829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保法所遵循、确认和体现并贯穿于整个环保法之中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它是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准则,也是环保法本质的集中体现。

1. 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正确处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发展中要保护环境,在保护中要发展。它强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台治理的原则

该原则要求在环境保护中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环境问题及环境损害的发生。同时,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对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为了取得较大的效益,应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办法,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整治,如合理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加强企业管理、开发综合利用等。

3. 污染者治理、开发者保护的原则

该原则明确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其治理和保护的义务及责任。也就是说,污染者应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开发者应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4.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有最高的行政管理职责。政府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以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损害。

5.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人民群众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进行群众性环境监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及其相关法规。标准包括三类区域的不同噪声限值,并强调定期评估与适时修订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噪声工作岗位的判定,依据GBZ 2.1相关法规,对噪声职业暴露实行严格的限值制度,并指出噪声含量未超标准不代表无污染。目前国

  •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有最高的行政管理职责,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以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损害。是指人民群众都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进行群众性环境监督的原则。

  • 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保护
  •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 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