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595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造成了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各种破坏性的掠夺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将会面临法律的严惩。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什么是环境污染事故

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二、环境污染类型

主要类型有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线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

三、环境污染的等级划分

根据环境污染、人体危害、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分为以下四级: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四、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

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先控制再处理。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应急处理处置的艰难与复杂,通过了解一些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性质、掌握一些基本的应急处置技术,对我们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涉及到某一特定的危险化学品时,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参照相关处置技术进行处置。以下一些步骤或原则可供参照。

1、确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性质和危害情况

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应尽快确定引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或种类)、数量、形式等基本情况,为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第一手资料,这对减少和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至关重要。

2、常见几种(类)危险化学品的一般处置方法

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将剧毒、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尽可能处理成无毒、无害或毒性较低、危害较小的物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尽可能减少和降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通过物理的(如回收、收集、吸附)、化学的(如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置。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于处置的物质应易得、价廉、低毒、不造成二次污染,或易于消除。同时,应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按规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燃煤锅炉单位未正常运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违法排污案件分析

    燃煤锅炉单位和印刷公司违法排污的案例。燃煤锅炉单位未按规程加碱导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被处以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印刷公司未运行废气净化设施,直接排放印刷废气,同样被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两个案例都强调了企业需遵守环保法规,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重

  • 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指导方法

    如何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政府及农业部门应提供指导,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和养殖;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指导农民科学处置农业废弃物,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保障农民利益。

  • 第四十八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

    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拒报或谎报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处罚等一系列与环境噪声相关的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各种违规行为,如擅自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缴纳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等,文章都给出了具体的

  • 广西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广西北海市一起海域渔业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合浦西场永鑫糖业有限公司因排放超标污水导致原告苏*均、洪*军、黄*德经营的海域养殖场文蛤大量死亡。案件经过二审,涉及海域使用证和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的批准使用期限,以及锅炉冲灰水排放口和压榨排放口的污水排放问题

  • 如何确定环境污染罪的性质
  •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 海难救助报酬是什么意思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