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森林防火条例的处罚条款有哪些内容

森林防火条例的处罚条款有哪些内容

时间:2023-10-1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889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美好的生活环境,保护我们公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我们国家政府制定了森林防火处罚条例,这种处罚条例可以更加的防范森林起火事件的发生。那么,森林防火处罚条例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森林防火条例》

第一章 总则

本章规定了关于处罚条款的内容。

第二条 违反森林法规定的处理

对于违反森林法规定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依照本办法进行处理。

第三条 盗伐和滥伐森林的处理

对于盗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的行为,根据林区和非林区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

  • 林区内盗伐林木或其他林木,数量在二立方米以下或幼树一百株以下的,或者造成相当于二立方米木材、一百株幼树以下的损失。
  • 非林区内盗伐林木或其他林木,数量在一立方米以下或幼树五十株以下的。

对于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的行为,根据林区和非林区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包括:

  • 林区内滥伐林木或其他林木,数量在十立方米以下或幼树二百株以下的。
  • 非林区内滥伐林木或其他林木,数量在五立方米以下或幼树一百株以下的。

盗伐的林木或其变卖所得应予以追缴。如果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则返还给原主;如果属于全民所有,则由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收缴作为林业基金。

第四条 森林防火期的违规行为的处罚

在森林防火期内,违反规定用火的行为,将被处以十元至三十元的罚款。如果违反规定用火引起森林火灾,烧毁面积在五十亩以下或造成损失价值在一千元以下的,将被责令限期更新造林,赔偿损失,并处以三十元至三百元的罚款。

第五条 伪造或倒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处罚

对于伪造或倒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行为,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具体包括:

  • 伪造或倒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将被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对于已获利的,除应追缴违法所得外,还可处以相当于违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罚款。
  • 伪造或倒卖木材运输证件的,将参照前款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条 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处罚

对于采伐林木的单位或个人未按照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行为,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具体包括:

林业主管部门除可组织其他单位或个人为其完成更造新林任务外,还可处以相当于所需造林费用的罚款。

第七条 破坏防护林等特定森林的处罚

对于违反森林法规定致使防护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珍贵树木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遭受破坏的行为,将从重处罚。

第八条 补种林木的处理

对于被责令补种林木但因故不能补种的情况,可以交纳所需费用,由林业主管部门收缴并代为补植。

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执行

违反森林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执行。林业部统一制发《林业行政处罚通知书》、《补种林木通知书》和收缴木材、款项《收据》的格式。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罚款的规定

本章规定了涉及罚款的具体情况。

第四十八条 未履行森林防火责任的处罚

对于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或个人未履行森林防火责任的行为,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对个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拒绝接受森林防火检查或未消除火灾隐患的处罚

对于森林防火区内的有关单位或个人拒绝接受森林防火检查或接到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逾期不消除火灾隐患的行为,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处罚

对于在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行为,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未经批准在森林防火区内进行危险活动的处罚

对于在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在森林防火区内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的行为,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其他违规行为的处罚

对于未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未安装森林防火装置或在森林高火险期内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森林高火险区活动的行为,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生效日期

本办法自1985年1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其重要性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 政策法规处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 审慎对待立法万能主义的蔓延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修宪处理并非现实选择,重点在于加强已有应急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建立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到国家常规管理体制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应急处理演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也是完善应急机

  •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环境污染的分类是怎样的

    环境污染的常见类型和分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主要的污染类型,分别介绍了其常见的污染物和危害。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来源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 财产损害与环境污染
  • 环境保护税立法中的问题及思考
  • 森林防火条例的处罚条款有哪些内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